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玉的成语

玉的成语(共445个)

  • 面如冠

    miàn rú guān yù

    成语解释:比喻男子徒有其表。也形容男子的美貌。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陈丞相世家》:“绛侯、灌婴等咸谗陈平曰:‘平虽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

  • 怀珠抱

    huái zhū bào yù

    成语解释:见“怀珠韫玉”。

    成语出处:唐・姚思廉《梁书・刘显传》:“怀珠抱玉,有殁世而名不称者,可为长太息,孰过于斯!”

  • 振金声

    yù zhèn jīn shēng

    成语解释:喻文章道德之盛。

    成语出处:唐・姚思廉《梁书・徐勉传》:“网罗经诰,玉振金声,义贯幽微,理入神契。”唐˙杨炯《从弟去溢墓志铭》:“至如白雪回光,清风度曲,崔亭伯真龙之气,扬子云吐凤之才,莫不玉振金声,笔有余力。”

  • 锦衣

    jǐn yī yù shí

    成语解释:锦衣:精美华贵的衣服;玉食:珍美的饮食。
    华丽的服装;珍美的饮食。形容生活豪华奢侈。

    成语出处:北齐 魏收《魏书・常景传》:“夫如是,故绮阁金门,可安其宅;锦衣玉食,可颐其形。”

  • 良金美

    liáng jīn měi yù

    成语解释:比喻文章十分完美。也比喻人道德品质极好。

    成语出处:北宋《新唐书・文艺传上・王勃》:“李峤、崔融、薛稷、宋之问之文,如良金美玉,无施不可。”

  • 锦衣

    jǐn yī yù dài

    成语解释:身上穿着锦衣,腰里系着玉带。形容显贵富有者的华丽的装束。

    成语出处:《旧五代史・刘知俊传》:晋王深信之,即厚给田宅,仍赐锦衣玉带,军中目为‘刘二哥’。

  • 金镳

    jīn biāo yù luò

    成语解释:见“金镳玉辔”。

    成语出处:《金史・隐逸传・赵质》:“臣僻性野逸,志在长林丰草,金镳玉络非所愿也。”

  • 金鏣

    jīn biāo yù luò

    成语解释:鏣:马嚼子;络:马笼头。
    金饰马嚼子和玉饰马笼头。指高官显贵人家的奢华坐骑。比喻高官显贵的优厚待遇。

    成语出处:《金史・赵质传》:臣僻性野逸,志在长林丰草,金鏣玉络非所愿也。

  • 被褐怀

    pī hè huái yù

    成语解释:身穿粗布衣服而怀抱美玉。比喻虽是贫寒出身,但有真才实学。

    成语出处:先秦・李耳《老子》第70章:“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河上公注:“被褐者,薄外;怀玉者,厚内。匿宝藏怀,不以示人也。”

  • 金声

    jīn shēng yù fú

    成语解释:见“金声玉色”。

    成语出处:战国・宋・墨翟《墨子・经说》:“实,其志气之见也;使人如己,不若金声玉服。”

  • 象箸

    xiàng zhù yù bēi

    成语解释:象箸:象牙筷子;玉杯:犀玉杯子。
    形容生活奢侈。

    成语出处:先秦・韩非《韩非子・喻老》:“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则必旄象豹胎。”

  • 金相

    jīn xiāng yù shì

    成语解释:同“金相玉质”。

    成语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辨骚》:“金相玉式,艳谥锱毫。”

  • 珠盘

    zhū pán yù dūn

    成语解释:见“珠盘玉敦”。

    成语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祝盟》:“骍毛白马,珠盘玉敦,陈辞乎方明之下,祝告于神明者也。”

  • 香消

    xiāng xiāo yù yǔn

    成语解释:香、玉:旧时文人用来指女子;殒:坠落;比喻死亡。
    比喻美女夭亡。

    成语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30回:“香消玉碎佳人绝,粉骨残躯血染衣!”

  • 浑金

    pú yù hún jīn

    成语解释:比喻天然美质,未加修饰。多用来形容人的品质淳朴善良。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王戎目山巨源如璞玉浑金,人皆钦其宝,莫知名其器。”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