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鲍的成语

鲍的成语(共10个)

  • 如入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rú rù bào yú zhī sì , jiǔ ér bù wén qí chòu

    成语解释:鲍鱼:咸鱼;肆:店铺。
    如同进入咸鱼店,时间一长就闻不到它的腥臭味。比喻环境对人的熏染和影响。

    成语出处: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六本》:“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 如入鱼之肆,久闻不知其臭

    rú rù bào yú zhī sì , jiǔ wén bù zhī qí chòu

    成语解释:鲍鱼:咸鱼;肆:店铺。
    好像进了卖咸鱼的店,时间长了就闻不到腥味了。比喻环境熏染对人的影响极大。

    成语出处:汉・刘向《说苑・杂言》: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 鱼之肆

    bào yú zhī sì

    成语解释:卖咸鱼的店。比喻坏人成堆的地方。

    成语出处: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

  • 鱼之次

    bào yú zhī cì

    成语解释:卖咸鱼的店铺。鱼常腐臭,因以喻恶人之所或小人聚集之地。亦作“鲍鱼。

    成语出处:《大戴礼记・曾子疾病》:“与君子游,苾乎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则与之化矣;与小人游,贷乎如入鲍鱼之次,久而不闻,则与之化矣。”王聘珍解诂:“次,若今市亭然。”

  • 之交

    guǎn bào zhī jiāo

    成语解释:管鲍:指春秋时齐国的管仲和鲍叔牙;他们为知交。
    指朋友的友谊很深。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管仲传》:“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 分金

    guǎn bào fēn jīn

    成语解释:管:管仲;鲍:鲍叔牙,战国时齐国的名相;金:钱财。
    比喻情谊深厚,相知相悉。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 忘臭

    rù bào wàng chòu

    成语解释:鲍鱼:咸鱼。
    如同进入咸鱼店,时间一长就闻不到它的腥臭味。比喻环境对人的熏染和影响。

    成语出处:南朝・梁・萧纲《与湘东王书》:“入鲍忘臭,效尤至祸。”

  • 迁兰变

    qiān lán biàn bào

    成语解释:语本《孔子家语·六本》:“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后以“迁兰变鲍”比喻潜移默化。

    成语出处:语出《孔子家语・六本》:“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 子知我

    bào zǐ zhī wǒ

    成语解释:指彼此相互了解而情谊深切。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管仲曰:‘……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 之好

    guǎn bào zhī hǎo

    成语解释:春秋时齐人管仲和鲍叔牙相知最深。后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成语出处:郭沫若《再谈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家公与蔡伯有管鲍之好。”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