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的成语(共162个)
耿耿于怀
成语解释:耿耿;形容有心事。老是放在心里;不能忘怀。形容有无法排遣的心事。
成语出处:宋・文天祥《贺前人正》:“心绕贺星,遥指于轸中,拳拳公寿,雪立于门外,耿耿于怀。”
怀才不遇
成语解释:怀:怀藏;才:才干;才能;遇:指受到礼遇。
身怀才学却没有碰到赏识和重用他的人;没有施展的机会。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眼见别人才学万倍不如他的,一个个出身通显,享用爵禄,偏则自家怀才不遇。”
宽大为怀
成语解释:宽大:对人宽宏大量;怀:胸怀。
对别人抱有宽大的胸怀。成语出处:冯玉祥《我所认识的蒋介石》第71章:“我们最好是宽大为怀,不为己甚。”
怀真抱素
成语解释:真:纯真。
素:质朴的本色。
指人格和品德纯洁高尚,质朴无华。亦作“怀质抱真”。成语出处:《宋书・孝武帝纪》:“其有怀真抱素,志行清白,恬退自守,不交当世,或识通古今,才经军国,奉公廉直,高誉在民,具以名奏。”
怀珠抱玉
成语解释:见“怀珠韫玉”。
成语出处:唐・姚思廉《梁书・刘显传》:“怀珠抱玉,有殁世而名不称者,可为长太息,孰过于斯!”
怀质抱真
成语解释:指人格和品德纯洁高尚,质朴无华。同“怀真抱素”。
成语出处:唐・姚思廉《梁书・武帝纪上》:“其有勇退忘进,怀质抱真者,选部或以未经朝谒,难于进用。”
怀德畏威
成语解释:畏:害怕,恐惧。
对君王或上司既感怀恩德又畏惧其威严。成语出处:《北齐书・文宣帝纪》:“怀德畏威,向风清顺。”
身怀六甲
成语解释:六甲:传说为上帝造物的日子。
指妇女怀孕。成语出处:唐・魏征《隋书・经籍志三》载有《六甲贯胎书》
虚怀若谷
成语解释:谦虚的胸怀像深广的山谷。形容非常谦虚。谷:山谷。
成语出处:先秦・李耳《老子》:“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被褐怀玉
成语解释:身穿粗布衣服而怀抱美玉。比喻虽是贫寒出身,但有真才实学。
成语出处:先秦・李耳《老子》第70章:“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河上公注:“被褐者,薄外;怀玉者,厚内。匿宝藏怀,不以示人也。”
心怀叵测
成语解释:心里藏着难以测度的恶意。形容用心险恶。心怀:居心;存心;叵:不可;测:揣测;猜测。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7回:“曹操心怀叵测,叔父若往,恐遭其害。”
正中下怀
成语解释:中:投合;符合;下:在下;谦称自己。
正好符合自己的心意。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3回:“蔡福听了,心中暗喜:‘如此发放,正中下怀。’”
怀瑾握瑜
成语解释:瑾、瑜:美玉。
怀里揣着瑾;手里拿着瑜。比喻人具有纯洁而优美的品德。成语出处:战国・楚 屈原《楚辞・九章・怀沙》:“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
握瑜怀瑾
成语解释:比喻人具有纯洁优美的品德。
成语出处:战国・楚 屈原《楚辞・九章・怀沙》:“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