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的成语(共59个)
亲当矢石
成语解释:谓将帅亲临作战前线。
成语出处:《北齐书・文宣帝纪》:“每临行阵,亲当矢石。”
锦囊还矢
成语解释:谓凯旋告捷。
成语出处:《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盛以锦囊,……及凯旋而纳之。”
金碗盛狗矢
成语解释:狗矢:狗屎。
指小人位居高位。比喻地位与品德不相称。成语出处:《新五代史・孙晟传》:与冯延巳屏为昪相,晟轻延巳为人,常曰:‘金碗玉杯而盛狗矢可乎?’
矢志不移
成语解释:发誓立志;决不改变。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仇大娘》:“仲叔尚廉利其嫁,屡劝驾,邵氏矢志不摇。”
躬冒矢石
成语解释:见“躬蹈矢石”。
成语出处:明・张居正《辽东大捷辞恩疏》:“诚以摧锋陷城躬冒矢石,本诸将士之力,固非坐而指画者所可同也。”
身当矢石
成语解释:形容亲自抵挡敌人进攻。
成语出处:《晋书・王鉴传》:“昔汉高、光武二帝,征无远近,敌无大小,必手振金鼓,身当矢石,栉风沐雨,壶浆不赡,驰骛四方。”
有的放矢
成语解释:的:靶子;矢:箭。
对准靶子射箭。比喻言论、行动有针对性;目标明确。成语出处:宋・叶适《水心别集》:“论立于此,若射之有的也,或百步之外,或五十步之外,的必先立,然后扶弓注矢以从之。”
矢口否认
成语解释:一口咬定;坚决不承认。
成语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6章:“他为着面子上光彩,矢口否认他的妹妹是‘如夫人’。”
无的放矢
成语解释:的:靶心;矢:箭。
没有目标乱射箭。比喻说话做事没有明确目的;或不切合实际。成语出处:清・梁启超《中日交涉汇评》:“如是,则吾本篇所论纯为无的放矢,直拉杂摧烧之可耳。”
矢石之难
成语解释:矢石:箭和礧石,古代作战的武器。
难:不幸的遭遇。
指战争中的危难。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晋世家》:“矢石之难,许马之劳,此复受次赏。”
众矢之的
成语解释:许多箭射击的共同靶心(矢:箭;的:靶心)。
比喻大家攻击的目标。成语出处:清・谭嗣同《报贝元徽》:“今之原祸始音,必以合肥为众矢之的。”
矢在弦上
成语解释:箭已搭在弦上。比喻为形势所迫,不得不采取某种行动。
成语出处:三国・魏 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注引《魏志》:“矢在弦上,不可不发。”
躬蹈矢石
成语解释:谓将帅亲临前线,冒着敌人的箭矢礧石,不怕牺牲自己。
成语出处:三国・魏・曹操《褒扬泰山太守吕虔令》:“卿在郡以来,擒奸讨暴,百姓获安,躬蹈矢石,年征辄克。”
矢在弦上,不得不发
成语解释:矢:箭;弦:弓上用以法箭的牛筋绳子。
箭已搭在弦上。比喻为形势所迫,不得不采取某种行动。成语出处:晋・王沈《魏书》:“琳谢曰:‘矢在弦上,不得不发。’太祖爱其才,不咎。”
一饭三遗矢
成语解释:矢:通“屎”,粪便。
一顿饭的功夫上了三次厕所。形容年老体弱或年老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