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烘的成语

烘的成语(共9个)

  • 云托月

    hōng yún tuō yuè

    成语解释:烘;渲染;托:衬托 。
    原指作画时渲染云彩来衬托月亮。比喻不从正面描绘;而从侧面点染以烘托突出主要事物。

    成语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金圣叹批:“而先写张生者,所谓画家烘云托月之秘法。”

  • 先生

    dōng hōng xiān shēng

    成语解释:指昏庸浅陋的知识分子。

    成语出处:五代・王定宝《唐摭言》卷八:“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颜标作鲁公。”

  • 渲染

    xuàn rǎn hōng tuō

    成语解释:渲染:国画的一种画法;烘托:国画的画法,用衬托手法使事物鲜明。
    指用衬托和夸张的艺术手法,突出主题。

  • 托渲染

    hōng tuō xuàn rǎn

    成语解释:用衬托和夸张的艺术手法,突出主题。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3回:“自然还须加一番烘托渲染,才完得这一篇造因结果的文章。”

  • 头脑

    dōng hōng tóu nǎo

    成语解释:冬烘:迂腐,浅陋。
    指头脑糊涂、愚腐,不明事理的人。亦作“头脑冬烘”。

  • 学究

    dōng hōng xué jiū

    成语解释:冬烘:形容懵懂,浅陋。
    指昏庸浅陋的知识分子。

    成语出处:茅盾《幻灭》:“无奈应试者大抵是那一类脚色——冬烘学究,衙门蛀虫,又不能剥夺他们的考试权,只好让他们来考。”

  • 腐儒

    dōng hōng fǔ rú

    成语解释:冬烘,比喻不明事理,不识时务的书呆子。腐儒,行事愚蠢,不知变通的儒生。用来形容愚昧无知、固执守旧、不知变通的书生。

    成语出处:赵璘因话录:“唐郑薰主试,误以颜标是鲁公后,取为状元,举子嘲曰:『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颜标作鲁公。』”鲁公,颜真卿。

  • 云讬月

    hōng yún zhì yuè

    成语解释:见“烘云托月”。

  • 堂大笑

    hōng táng dà xiào

    成语解释:唐代御史有台院、殿院、察院之分,由台院一名年资最高者主杂事,谓之“杂端”;凡公堂会食,都不谈笑,如杂端先笑,则三院之人随之大笑,谓之“烘堂”。见唐赵璘《因话录·征》。后因以“烘堂大笑”形容满屋的人同时大笑。

    成语出处:唐代御史有台院、殿院、察院之分,由台院一名年资最高者主杂事,谓之“杂端”;凡公堂会食,都不谈笑,如杂端先笑,则三院之人随之大笑,谓之“烘堂”。见唐赵璘《因话录・征》。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