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的成语(共32个)
- 砥行磨名- 成语解释:磨砺德行与名节。 - 成语出处:南朝・宋・周朗《报羊希书》:“夫下之士,砥行磨名,欲不辱其志气,运奇蓄异,将进善于所灭。” 
- 砥行立名- 成语解释:磨砺德行,建树功名。 -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 
- 砥兵砺伍- 成语解释:砥:细的磨刀石;砺:粗的磨刀石,指磨练;伍:队伍。 
 磨练军队。- 成语出处:《宋书・沈约自序》:“足下砥兵砺伍,总厉豪彦,师请一奋,氓无贰情。” 
- 砥节守公- 成语解释:砥:磨刀石;节:节操。 
 磨砺名节,奉行公事。- 成语出处:《明史・梁材传》:“砥节守公如一日,帝眷亦甚厚。” 
- 砥节励行- 成语解释:砥砺操守和品行。 - 成语出处:《孔丛子・公仪》:“鲁人有公仪休者,砥节励行,乐道好古,恬于荣利,不事诸侯。” 
- 砥锋挺锷- 成语解释:磨刀拔剑。谓以武力反抗。 - 成语出处:《宋书・傅隆传》;“向使石厚之子、日磾之孙,砥锋挺锷,不与二祖同戴天日,则石碏、秺侯何得流名百代以为美谈者哉?” 
- 磨砥刻厉- 成语解释:磨练砥砺。形容刻苦钻研。 - 成语出处:明・李东阳《成斋记》:“学必穷日夜磨砥刻厉,久而后有得焉。” 
- 砥身砺行- 成语解释:犹言砥节砺行。 - 成语出处:唐・姚思廉《梁书・儒林传序》:“建国君民,立教为首,砥身砺行,由乎经术。” 
- 砥志研思- 成语解释:专心致志,深思钻研。 -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胡四娘》:“程入闱,砥志研思,以求必售。” 
- 砥名励节- 成语解释:砥:磨刀石,引申为磨砺;名:名誉;励:通“砺”,磨炼;节:节操。 
 砥砺磨炼自己,立名立节。- 成语出处:唐・高迈《济河焚舟赋》:“砥名励节,易地改辙,冀桑榆之未晚,得雌雄之一决。” 
- 砥平绳直- 成语解释:砥:磨刀石;绳:墨线。 
 像磨刀石一样平,像墨线一样绷直。形容十分平直。- 成语出处:汉・蔡邕《隶势》:“或穹隆恢廓,或栉比针列,或砥平绳直,或蜿蜒缪戾。” 
- 砥节厉行- 成语解释:见“砥节励行”。 - 成语出处:汉・蔡邕《郭有道碑文》:“若乃砥节厉行,直道正辞。” 
- 砥砺琢磨- 成语解释:琢磨:雕刻和打磨玉石。 
 比喻磨练自己的品德,在学业上不断上进。- 成语出处:蔡东潘《民国通俗演义》第108回:“政府于诸生期许之重,凡兹再三申谕,固期有所鉴戒,勉为成材。其各砥砺琢磨,毋负谆谆告诫之意。” 
- 砥廉峻隅- 成语解释:经过磨砺,使棱角更加分明。 - 成语出处:明・唐顺之《方砚铭》:“汝之守,足以砥廉峻隅,而不刓于顽也。” 
- 砥名砺节- 成语解释:名:名誉;节:节操。 
 磨炼自己,以保持名誉和节操。- 成语出处:汉・蔡邕《郭泰碑》:“若乃砥节砺行,直道正辞,贞固足以干事,隐括足以矫时。”唐・高迈《济河焚舟赋》:砥名砺节,易地改辙,冀桑榆之未晚,得雌雄之一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