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胆的成语

胆的成语(共214个)

  • 隳肝沥

    huī gān lì dǎn

    成语解释:隳:毁坏;沥:液体往下滴。
    比喻待人忠心耿耿,赤诚无比。

    成语出处:唐・元稹《上裴度相公书》:“宰物者虽朝许之以纶诰,暮许之以专席,厚则厚矣,遽责有隳肝沥胆同厮养之用力,亦难哉!”

  • 忠心赤

    zhōng xīn chì dǎn

    成语解释:形容十分忠诚。

    成语出处:清・李渔《比目鱼》:“我闻得慕容兵道是个忠心赤胆的人,未必就肯投降。”

  • 大妄为

    dǎn dà wàng wéi

    成语解释:妄:胡乱。
    无所顾忌地胡作非为。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说他擅卖矿产,胆大妄为,请旨拿交刑部治罪。”

  • 战心惊

    dǎn zhàn xīn jīng

    成语解释:战:通“颤”,发抖。
    形容十分害怕。

    成语出处:元・郑光祖《刍梅香》第三折:“见他时胆战心惊,把似你无人处休眠思梦想。”

  • 闻风丧

    wén fēng sàng dǎn

    成语解释:听到一些风声就吓破了胆。形容极度恐惧。丧胆:吓破胆。

    成语出处:唐・李德裕《授张仲武东面招抚回鹘使制》:“故能望影揣情,已探致虏之术;岂止闻风破胆,益坚慕义之心。”

  • 心惊

    xīn jīng dǎn zhàn

    成语解释:形容内心极度惊惧恐慌。战:发抖。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萨真人夜断碧桃花》第三折:“一个个气昂昂性儿不善,他每都叫吼捋袖揎拳,走的我腿又酸又软,不由我不心惊胆战。”

  • 心惊

    xīn jīng dǎn chàn

    成语解释:见“心惊胆战”。

    成语出处:《秦并六国平话》上卷:“城前发喊,惊得赵王心惊胆颤,文武诸将仓皇无计。”

  • 战心寒

    dǎn zhàn xīn hán

    成语解释:战:发抖。
    形容害怕之极。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12回:“诸将见李逵等杀了这一阵,众人都胆战心寒,不敢出战。”

  • 俱碎

    xīn dǎn jù suì

    成语解释:见“心胆俱裂”。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82回:“于途中连得告急之报,军士已知家国被袭,心胆俱碎,又且远行疲敝,皆无斗志。”

  • 贼人

    zéi rén dǎn xū

    成语解释:比喻做了坏事的人心里总是不踏实。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1回:“这本是鸳鸯戏语,叫他出来,谁知他贼人胆虚,只当鸳鸯已看见他的首尾了。”

  • 提心吊

    tí xīn diào dǎn

    成语解释:吊:悬着;不塌实。
    心和胆好像悬起来;不塌实。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7回:“众僧闻得此言,一个个提心吊胆,告天许愿。”

  • 心寒

    xīn hán dǎn luò

    成语解释:同“心寒胆战”。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抱妆盒》楔子:“每每怀藏袖中,携之出入,以此在朝官员,见俺无不心寒胆落。”

  • 心殒

    xīn yǔn dǎn luò

    成语解释:形容十分惊恐。

    成语出处:宋・邵伯温《闻见前录》第四卷:“而又喧传陛下决为亲征之谋,中外闻之,心殒胆落。”

  • 相照

    gān dǎn xiāng zhào

    成语解释:形容对人忠诚;用真心相待。肝胆:比喻真诚的心。

    成语出处:宋・文天祥《与陈察院文龙书》:“所恃知己肝胆相照,临书不惮倾倒。”

  • 披肝沥

    pī gān lì dǎn

    成语解释:披:披露;沥:滴下。
    露出肝脏;滴出胆汁。比喻真心对待;倾吐心里话。也形容十分忠诚。

    成语出处:唐・刘贲《应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策》:“或有以系危之机,兆存亡之变者,臣清披肝沥胆,为陛下别白而重言之。”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