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的成语(共142个)
贩官鬻爵
成语解释:鬻:卖;爵:爵位,官爵。
出卖官爵,以敛取财物。成语出处:《魏书・司马睿传》:“兵食资储,敛为私积;贩官鬻爵,威恣百城。”
官止神行
成语解释:指对某一事物有透彻的了解。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养生主》:“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官虎吏狼
成语解释:官如虎,吏如狼。形容官吏贪暴。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梦狼》:“窃叹天下之官虎而吏狼者,比比也。”
汉官威仪
成语解释:原指汉朝官吏的服饰制度。后常指汉族的统治制度。
成语出处:《后汉书・光武帝纪上》:“老吏或垂涕曰:‘不图今日复见汉官威仪。’”
贪官蠹役
成语解释:蠹:蛀虫。
贪图财物的官僚和吏役。成语出处:《清史稿・朱之弼传》:“世祖严治贪官蠹役,特立严法,如非官役不用此例。”
兼官重绂
成语解释:谓兼任很多显耀官职。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翟俌传》:“昔窦邓之宠,倾动四方,兼官重绂,盈金积货,至使议弄神器,更改社稷。”
加官晋爵
成语解释:晋:晋升;爵:爵位;君主国家所封的贵族等级。
加封官阶;晋升爵位。成语出处:明・周楫《西湖二集》:“征聘吴与弼进京,加官进爵,将隆以伊傅之礼。”
升官发财
成语解释:谓提升了官职,同时就能获得更多的物质财富。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6回:“总而言之,我不曾提挈侄儿子升官发财,是我的错处。”
裙带官
成语解释:旧指凭妻女姊妹的关系而得到的官职。
成语出处:宋・赵昇《朝野类要》卷三:亲王南班之婿,号曰西宫,即所谓郡马也,俗谓裙带头官。
心之官则思
成语解释:心:古人以为心是思维器官,所以把思想的器官、感情等都说做心,现指脑筋;官:官能,作用。
脑筋的官能就是思维。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告子上》:“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官清民自安
成语解释:各地的官吏如果清正廉洁,老百姓自然相安无事。
成语出处:古谚语: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
捉将官里去
成语解释:指被朝廷、官府捉去。
成语出处:宋・赵令榁《侯鲭录》第六卷:“朴言:‘独臣妻有诗一首云:更休落魄贪杯酒,亦莫猖狂爱咏诗。今朝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上大笑,放还山。”
清官难断家事
成语解释:清官:公正清廉的官吏。
指家庭内部纠纷情况复杂,外人没法断定谁是谁非。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十卷:“常言道:‘清官难断家事’,我如今管你母子一生衣食充足,你也休做十分大望。”
生子痴,了官事
成语解释:生养的儿子痴呆,可以免去官家的差役。比喻虽然是坏事,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好事。
成语出处:《晋书・傅玄传》:生子痴,了官事,官事未易了也。了事正作痴,复为快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