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的成语(共10个)
- 别风淮雨- 成语解释:别:指“列”的误写;淮:指“淫”的误写。 
 用讹字以求新异。- 成语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练字》“《尚书大传》有‘别风淮雨’,《帝王世纪》云‘列风淫雨’。‘别’‘列’‘淮’‘淫’,字似潜移。‘淫’‘列’,义当而不奇,‘淮’‘别’,理乖而新异。 
- 河汉江淮- 成语解释:黄河、汉水、长江与淮河的合称。比喻胸怀宽广。 - 成语出处:明・黄叔初《端正好・寿李如真明府》套曲:“生就的准绳规矩,养成的河汉江淮。” 
- 淮王鸡狗- 成语解释:比喻攀附别人而得势的人。 - 成语出处:晋・葛洪《神仙传・刘安》:“时人传八公、安临去时,余药器置在中庭。鸡犬舐啄之,尽得升天。” 
- 淮橘为枳- 成语解释:淮南的橘树,移植到淮河以北就变为枳树。比喻环境变了,事物的性质也变了。 - 成语出处:喜欢 戴圣《礼记・考工记序》:“橘逾淮而北为枳。” 
- 淮南鸡犬- 成语解释:比喻投靠别人而得势的人。 - 成语出处:汉・王充《论衡・道虚》:“淮南王刘安坐反而死,天下并闻,当时并见,儒书尚有言其得道仙去,鸡犬升天者。” 
- 江淮河汉- 成语解释:指长江、淮河、黄河、汉水。 -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滕文公》:“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 
- 留犊淮南- 成语解释:原指寿春令时苗离开淮南时,将来时带来的黄牛所生的一牛犊留在淮南。后比喻为官清廉。 - 成语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常林传》裴松之注引《魏略》:居官岁余,牛生一犊。及其去,留其犊,谓主簿曰:‘令来时本无此犊,犊是淮南所生有也。’ 
- 淮王鸡犬- 成语解释:淮王:西汉淮南王刘安。 
 淮南王家的鸡和狗。比喻攀附别人而得势的人。- 成语出处:清・吴伟业《过淮阴有感》:“我本淮王旧鸡犬,不随仙去落人间。” 
- 逾淮为枳- 成语解释:逾:越过;枳:枸橘。 
 指橘树过了淮河就变成了枳树。比喻事物的状况随环境而改变。- 成语出处:《晏子春秋・杂下》:“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 逾淮之橘- 成语解释:《晏子春秋·杂下十》:“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后以“逾淮之橘”比喻易地而变质的事物。- 成语出处:《晏子春秋・杂下十》:“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