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丁的成语

丁的成语(共46个)

  • 之身

    dān dīng zhī shēn

    成语解释:丁:成年男子;单丁:独子。
    指没有兄弟的成年男子。

    成语出处:《南齐书・武帝纪》:凡单丁之身及茕独而秩养孤者,并蠲今年田租。

  • 真楷草

    dīng zhēn kǎi cǎo

    成语解释:丁:丁觇;楷:智楷。
    丁觇的隶书,智楷的草书。赞美人的书法好。

    成语出处:唐・张彦远《法书要录》第八卷引张怀蠸《书断・中・妙品》:“智永章草,草书入妙,隶入能。兄智楷亦工草,丁觇亦善隶书,时人云:‘丁真楷草’。”

  • 子有尾

    dīng zǐ yǒu wěi

    成语解释:丁子:蝌蚪。
    指青蛙或蟾蜍幼时还有尾巴。古代名家诡辩之词。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天下》:马有卵,丁子有尾,火不热。

  • 真永草

    dīng zhēn yǒng cǎo

    成语解释:南朝梁丁觇善隶书,陈智永善草书,当时人称“丁真永草”。后用以赞人书法之工妙。

    成语出处:唐・张怀瓘《书断》:智永章草及草书入妙……丁觇亦善隶书,时人云:丁真永草。

  • 嘴铁舌

    dīng zuǐ tiě shé
  • 松入梦

    dīng sōng rù mèng

    成语解释:形容人将登三公的高位;也借以咏松。
    三国时吴国有个人叫做丁固,他还是尚书的时候,曾经梦见松树长在他的肚子上,他对别人说:『松字拆开就是十八公,再过十八年,我要登上三公的高位吧!」后来,丁固果然当上三公。

    成语出处:《三国志・吴书孙皓传》裴松之注引吴书曰:“初,(丁)固为尚书,梦松树生其腹上,谓人曰:『松字十八公也,后十八岁,吾其为公乎!』卒如梦焉”

  • 付诸丙

    fù zhū bǐng dīng

    成语解释:丙丁:火日,借指火。
    指用火烧掉。

    成语出处: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三回:已被陶大人付诸丙丁,你从何处领起?

  • 盛肥

    shèng féi dīng shòu

    成语解释:宋代文人盛度休胖而为文粗疏,丁谓体瘦而作诗精优。比喻文如其人。

    成语出处: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盛文肃公丰肥,丁晋公疏瘦,时语:盛肥丁瘦。

  • 瘦骨零

    shòu gǔ líng dīng

    成语解释:形容人瘦弱孤单的样子。

    成语出处:《中国民间故事选・老爷和奴才》:“牧人看见奶牛瘦骨零丁的样子,很生气。”

  • 眼不识

    yǎn bù shí dīng

    成语解释:丁:表示最简单的字。
    形容一个字也不认得。

    成语出处:宋・文天祥《不睡》诗:“眼不识丁马前卒,隔床鼾鼻正陶然。”

  • 自古东

    zì gǔ dōng dīng

    成语解释:东丁:象声词,石洞中泉水下滴的声音。
    比喻某件事情自古以来都是一个老规矩。

    成语出处:宋・陆游《老学庵笔记》:“汉嘉城西北山麓有一石洞,泉出其间,时闻洞中泉滴声,良久一滴,清如金石,黄鲁直题诗云:‘古人题作东丁水,自古东丁直到今。’”

  • 至微

    yī dīng zhì wēi

    成语解释:一丁:一个钉子;至微:极其微小。
    一个极其微小的钉子。比喻极微小的东西。

    成语出处:宋・沈括《梦溪笔谈》卷四:一丁至微,未必能螯大木,自其性相制耳。

  • 点儿

    yī dīng diǎn ér

    成语解释:形容极少或极小。

    成语出处:周作人《自己的文章》:“写文章也微微懂得一点苦甘冷暖,结果只有‘一丁点儿’的知。”

  • 不知

    bù zhī dīng dǒng

    成语解释:比喻不懂事,缺乏知识。

    成语出处:清・赵翼《陔余丛考・成语》:“曹操既擒吕布,欲缓其缚。刘备曰:'公不见丁建阳、董太师乎?'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