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的成语(共27个)
冰肌玉骨
成语解释:像冰一样的肌肤;像玉一样的骨骼。形容女性肌肤洁白细腻。也形容梅、水仙、荷花等鲜艳洁净。
成语出处:五代十国・后蜀・孟昶《避暑摩诃池上作》诗:“冰肌玉骨清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暖。帘开明月独窥人,欹枕钗横云鬓乱。”
肌无完肤
成语解释:全身的皮肤没有一块好的。形容遍体都是伤。也比喻理由全部被驳倒,或被批评、责骂得很厉害。
成语出处:《旧五代史・唐书・李健及传》:“健及少遇祸乱,久从战阵,矢石所中,肌无完肤。”
铭肌镂骨
成语解释:形容感受极深,永记不忘。
成语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追思平昔之指,铭肌镂骨。”
镂骨铭肌
成语解释:比喻牢记不忘。多用为感激之词。
成语出处:唐・元稹《谢准朱书撰田弘正碑文状》:“空怀感涕之心,未获杀身之所,无任感恩思报,镂骨铭肌之至。”
肌劈理解
成语解释:比喻立论精辟,析义详实。
成语出处:清・钱谦益《汲古阁毛氏新刻十七史序》:“圣贤之微言大义,纲举目张,肌劈理解,权衡尺度,凿凿乎指定于胸中。”
面黄肌瘦
成语解释:面:脸;肌:肌肉;代指身体。
面色发黄;身体消瘦。形容人久病体衰或营养不良的样子。成语出处:元・杨梓《霍光鬼谏》:“眼欺缩腮模样,面黄肌瘦形相。”
刻肌刻骨
成语解释:形容感受极深刻。
成语出处:三国・魏 曹植《上责躬诗表》:“刻肌刻骨,迫思罪戾,昼分而食,夜分而寝。”
擘肌分理
成语解释:擘:分开;理:肌肤的纹理。
比喻分析事理十分细致。成语出处:汉・张衡《西京赋》:“若其五县游丽辩论之士,街谈巷议,弹射臧否,剖析毫厘,擘肌分理,所好生毛羽,所恶成疮痏。”
脸黄肌瘦
成语解释:脸色黄,肌体瘦。形容营养不良或有病的样子。
成语出处:王西彦《隔膜》:“在这乡下孩子的观念里,难民应该都是一些脸黄肌瘦、衣著褴褛的人。”
攘肌及骨
成语解释:比喻侵及腹地。
成语出处:汉・扬雄《法言・重黎》:“是以四疆之内,各以其力来侵,攘肌及骨,而赧独何以制秦乎?”
肌肉玉雪
成语解释:形容皮肤光滑白嫩,像玉石和白雪一般。
成语出处:唐・韩愈《殿中少监马君墓志》:“姆抱幼子立侧,眉眼如画,发漆黑,肌肉玉雪,可念殿中君也。”
沦浃肌髓
成语解释:见“沦肌浃髓”。
成语出处:清・陈康祺《郎潜纪闻》第一卷:“三百余年豢养深恩,沦浃肌髓。”
浃沦肌髓
成语解释:见“氵夹髓沦肌”。
成语出处:巴金《秋》:“这是不会竭尽的喷泉,这是浃沦肌髓的甘露。”
浃髓沦肌
成语解释:浸透肌肉,深入骨髓。比喻感受极深。
成语出处:宋・范成大《谢江东漕杨廷秀》:“浃髓沦肌都是病,倾囷倒廪更无诗。”
沦肌浃髓
成语解释:沦:深入;浃:通彻。
透入肌肉和骨髓。比喻感受深刻。成语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原道训》:“不浸于肌肤,不浃于骨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