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的成语(共78个)
披头盖脑
成语解释:盖:压。
正对着头和脸盖下来。形容(打击、冲击、批评等)来势很猛。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四回:“夺过士兵手里的棍棒,劈头盖脸便打。”
倾盖之交
成语解释:盖:古车篷;倾盖:停车。
指一见如故的朋友。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念秧》:“误认倾盖之交,遂罹丧资之祸。”
金光盖地
成语解释:比喻钱神的本领高强。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席方平》:“金光盖地,因使阎摩殿上尽是阴霾;铜臭熏天,遂教枉死城中全无日月。”何垠注:“金光盖地,出梵书。此借喻钱神之道术也。”
衣不盖体
成语解释:衣服破烂,连身子都遮盖不住。形容生活贫苦。
成语出处:唐・杜甫《进雕赋表》:“唯臣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
扑天盖地
成语解释:铺天盖地。形容声势大,来势猛。
成语出处:西戎《宋老大进城》:“扑天盖地的烟,把麦地罩得什么也看不见了。”
暴衣露盖
成语解释:日晒衣裳,露湿车盖。形容奔波劳碌。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萧相国世家》:“鲍生谓丞相曰:‘王暴衣露盖,数使使劳苦君者,有疑君心也。’”
遮地盖天
成语解释:同“遮天盖地”。
成语出处:李季《五月端阳・打横山》:“大小据点一扫光,红军和赤卫军遮地盖天。”
盖头换面
成语解释:犹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内容实质不变。
成语出处:明・唐顺之《答王南江提学书》:“仆窃诵吾兄前后见惠两书,知吾兄痛惩既往之悔,直欲洗刷肠胃,不肯若世之盖头换面做好人者。”
功盖天地
成语解释:盖:胜过。
功绩胜过天下所有人。形容功劳极大。成语出处:汉・李陵《答苏武书》:“陵先将军,功略盖天地,义勇冠三军。”
冠盖往来
成语解释:冠:礼帽;盖:车蓬;冠盖:借指官吏。
指官吏们经常来往。成语出处: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14回:“长安城中,乃冠盖往来之地。”
冠盖云集
成语解释:冠:礼帽;盖:车蓬;冠盖:借指官吏。
形容到会的官吏很多。成语出处:欧阳山《三家巷》:“到的客人……简直是古语所谓冠盖云集,洋洋大观。”
冠盖如市
成语解释:冠:礼帽;盖:车蓬;冠盖:借指官吏。
形容到会的官吏很多。成语出处: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第五章:“有力官绅‘视为利薮,群思攘夺……门前冠盖如市’。”
涵盖乾坤
成语解释:佛教语。原指泯合无间。后指言语诗文契理或一心专志而绝无杂念。
成语出处:《五灯会元・云门偃禅师法嗣・德山缘密禅师》:“我有三句语示汝诸人:一句涵盖乾坤,一句截断众流,一句随波逐浪。”
涵盖充周
成语解释:指包容一切。
成语出处:清・戴名世《〈野香亭诗集〉序》:“先生于书,无所不读,涵盖充周,不见涯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