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休的成语

休的成语(共77个)

  • 圣绪

    shào xiū shèng xù

    成语解释:绍:继续,接续;休:美;绪:前人未完成的功业。
    指继承前人的美好事业。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武帝纪》:“兴廉举孝,庶几成风,绍休圣绪。”

  • 精进不

    jīng jìn bù xiū

    成语解释:精进:专心努力上进;休:停止。
    指人不停追求进步。

    成语出处:《追求》:“刻苦,沉着,精进不休。”

  • 按甲

    àn jiǎ xiū bīng

    成语解释:收拾起铠甲武器。比喻停止军事行动。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韩信传》:“当今之计,不如按甲休兵,百里之内,牛酒日至,以飨士大夫,北首燕路,然而发一乘之使,奉咫尺之书以使燕,燕必不敢不听。”

  • 与民

    yǔ mín xiū xī

    成语解释:与:帮助;休息:修养生息。
    帮助人民休养生息。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昭帝纪》:“海内虚耗,户口减半,光知时务之要,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 案甲

    àn jiǎ xiū bīng

    成语解释:指停止战事,休养士卒。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方今为将军计莫如案甲休兵,镇赵抚其孤。”

  • 散马

    sàn mǎ xiū niú

    成语解释:《书 武成》:“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蔡沈集传引《乐记》:“武王胜商,渡河而西,马散之华山之阳而弗复乘,牛放之桃林之野而弗复服”。
    后称不兴战事为“散马休牛”。

    成语出处:《书・武成》:“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蔡沈集传引《乐记》:“武王胜商,渡河而西,马散之华山之阳而弗复乘,牛放之桃林之野而弗复服”。

  • 共戚

    tóng xiū gòng qī

    成语解释:亦作“同休等戚”。①谓同欢乐共忧患。形容关系密切,利害一致。②偏指共患难。

    成语出处:《周书・尉迟迥传》:“吾居将相与国舅甥,同休共戚,义由一体。”

  • 明盛世

    xiū míng shèng shì

    成语解释:休明:美好,清平;盛:兴旺;世:世代。
    美好清平的兴盛时代。

    成语出处:晋・潘岳《西征赋》:“当休明之盛世,托菲薄之陋质。”

  • 善罢干

    shàn bà gān xiū

    成语解释:善:好好地;甘休:情愿罢休。
    好好地解决纠纷,不再闹下去(多用于否定)。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五回:“他看见奶奶比他标致,可比他得人心儿,他就肯善罢干休了?”

  • 与天地同

    yǔ tiān dì tóng xiū

    成语解释:休:停止。
    生命力与天地相同。比喻无穷无尽。

    成语出处:《神异经》:“西北荒中,有玉馈之酒,酒泉注焉,上有玉樽,取一樽,一樽复生,与天地同休,无干时。”

  • 共荣辱,同

    gòng róng rù , tóng xiū qī

    成语解释:荣辱,显达与穷困。休戚,喜与忧。形容二人连心,同甘共苦,共享忧乐。

    成语出处:三国演义第六十八回:“卿乃孤之功臣,孤当与卿共荣辱,同休戚也。”

  • 一不做二不

    yī bù zuò èr bù xiū

    成语解释:休,停止。全句是说一件事情不做便罢,如果决定要做,所牵连出来的第二件事也要完成,否则绝不停止。本应写成“一做二不休”,为求语句的整齐,就用两个“不”字。比喻事情既然做了,干脆做到底,绝不中途罢休。

    成语出处:关汉卿救风尘杂剧:“我著这粉脸儿搭救你女骷髅,割舍的一不做二不休,拼了个由他咒也波咒。”

  • 一紧二慢三罢

    yī jǐn èr màn sān bà xiū
  • 人到中年万事

    rén dào zhōng nián wàn shì xiū
  • 虽畏勿畏,虽

    suī wèi wù wèi , suī xiū wù xiū

    成语解释:畏:佩服,敬畏;勿:不要;休:赞美。
    虽然受到尊敬,但不要自认为可尊敬,虽受到称许,但不要认为可赞美。

    成语出处:《尚书・吕刑》:尔尚敬逆天命,以奉我一人,虽畏勿畏,虽休勿休。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