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的成语(共24个)
尾大不掉
成语解释:掉:摇动。
尾巴太大,掉转不灵。旧时比喻部下的势力很大,无法指挥调度。现比喻机构庞大,指挥不灵。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十一年》:“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掉以轻心
成语解释:掉:原意为摇摆;现只表示一种动作;无实义;轻心:漫不经心。
对事情采取轻率的漫不经心的态度;不认真当回事。成语出处: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故吾每为文章,未尝敢以轻心掉之。”
掉书袋
成语解释:掉:摆动,摇动。
指说话或写文章好引用古书言词来卖弄自己的学识渊博。成语出处:《南唐书・彭利用传》:“利用对家人稚子,下逮奴隶,言必据书史,断言破句,以代常谈,俗谓之‘掉书袋’。”
末大不掉
成语解释:犹尾大不掉。比喻部属势力强大,难以驾驭。
成语出处:唐・柳宗元《封建论》:“得非诸侯之盛强,末大不掉之咎欤?”
掉舌鼓唇
成语解释:炫耀口才,夸夸其谈。
成语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79回:“妆女的呈娇献媚,令人消魂;耍丑的掉舌鼓唇,令人捧腹。”
掉头鼠窜
成语解释:转过头来像老鼠一样逃窜。形容狼狈逃窜。
成语出处:明・许自昌《水浒记・纵骑》:“他怎肯网开三面漫相遮,教我掉头鼠窜无宁贴。”
弄鬼掉猴
成语解释:比喻调皮捣蛋。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46回:“心里再要买一个,又怕那牙子家出来的,不干不净,也不知道毛病儿,买了来三日两日,又弄鬼掉猴的。”
尾大难掉
成语解释:犹言尾大不掉。
成语出处:三国・魏・曹冏《六代论》:“所谓末大必折,尾大难掉。尾同于体,犹或不从,况乎非体之尾,其可掉哉!”
不见棺材不掉泪
成语解释:比喻不到走投无路的境地不肯死心。
成语出处:浩然《艳阳天》第52章:“这家伙不见棺材不掉泪,不到黄河不死心。”
掉头不顾
成语解释:掉:摆动;顾:回头看,瞻望。
摆动着手臂,头也不回。形容毫无眷顾,态度坚决。成语出处:宋・刘过《沁园春・寄辛丞旨,时承旨招,不赴》:“二公者,皆掉头不顾,只管衔杯。”
掉三寸舌
成语解释:掉:摆动,摇。
玩弄口舌。多指进行游说。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且郦生一士,伏轼掉三寸之舌,下齐七十余城。”
运掉自如
成语解释:谓运用和回旋都非常熟练自然。
成语出处:王国维《人间词话》五三:“提要驳之,谓犹能举七十斤者,举百斤则蹶,举五十斤则运掉自如,其言甚辨。”
掉臂不顾
成语解释:掉:摆动。
摆动着手臂,头也不回。形容毫无眷顾。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孟尝君列传》:“日暮之后,过市朝者,掉臂而不顾。”
摇嘴掉舌
成语解释:犹摇唇鼓舌。
成语出处: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第二卷:“得莺莺后便退干戈,不得后目前生祸。不共你摇嘴掉舌,不共你斗争斗合。”
脱皮掉肉
成语解释:指卖命。
成语出处:崔巍《爱与恨》:“老头子一辈为小梁庄群众起早搭黑,脱皮掉肉奔波,哪天黑来不熬到鸡儿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