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应劭《风俗通・十反》:“蜀郡太守颖川刘胜季陵,去官在家,闭门却扫。”
作谓语、定语;指不和外界往来。
宋·苏轼《黄州安国寺记》:“舍馆粗定,衣食稍给,闭门却扫,收召魂魄。”
不与人交往。《唐・骆宾王・上兖州张司马启》:“方却闭门却扫,养拙以终年,幽遁凿坏,甘贫而卒岁。”或作“杜门却扫”、“关门却扫”、“阖门却扫”。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