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速不达的意思解释
一味性急图快;主观要求违背客观规律;反而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欲速不达出处
春秋・孔子《论语・子路》:“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欲速不达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欲速不达例子
磨刀不误砍柴工,宁可少生产一些,也要先把设备维修好,不然欲速不达。
欲速不达故事
从前有个农夫挑一担桔子进城,天快黑了,他怕赶不到城门关闭前到达,心里十分着急,问对面来人能不能赶到。来人说慢慢走就到了,他一气就加快脚步,不料他一不小心就摔了一跤,桔子掉了一地,他只好去捡,结果天黑了还是没有进城。
欲速不达详细解释
欲速不达释义
想要求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语出《论语・子路》。
欲速不达典源
《论语・子路》
[1]为莒父[2],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大,大事不成。”
注解
[1]子夏:卜商(公元前507—前400),字子夏,春秋时卫国人,为孔子弟子,擅长文学。孔门诗学,由子夏六传而至荀卿。荀卿授浮丘伯,为鲁诗之祖;复授毛亨,为毛诗之祖。又《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皆传自子夏。孔子殁后,子夏讲学于西河,魏文侯师事之。
[2]宰:古官名。此指邑、县一级的地方行政长官。
欲速不达典故
子夏是春秋时代卫国人,为孔子得意门生之一。有一次,他要到莒父这个地方担任行政长官,临行前,他前去请教孔子为政之道。孔子对他说:“不要一味地求快,也不要只顾眼前的小利益。一味地求快,反而无法达到目的;只顾眼前的小利,反而无法做成大事。”孔子之所以这样说,那是因为虽然事情做得快,做得有效率是好的,但若以快为唯一目的,就难免马虎随便,忽略许多应有的细节,甚至可能因而出错。如此,就必须花更多时间去补救错误,事情反而做不成。孔子所说的“欲速则不达”,便是这个意思。所以后来“欲速不达”就被用来表示想要求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的意思。例如宋太祖赵匡胤立国之初,所统治的地方只有黄河、淮河流域一带,北有契丹和北汉,西有后蜀,南有荆南、南唐、南汉、吴越等国家,让宋太祖坐立难安,希望能尽快把这些小国消灭或制服,以完成统一大业。开宝二年,宫中举办春宴时,太祖就与大臣魏仁浦耳语道:“我想亲自带领军队去讨伐北汉,你觉得怎么样?”魏仁浦认为北汉有契丹为后盾,宋朝军力还不足以克之,于是便回答:“欲速不达。”但太祖并没有听从他的劝告,十月即率大军北上,后来果然因为契丹派军支援,导致宋军无功而返。由这个历史事件我们可以看出:进行一件事,在求快的同时也要能兼顾各种条件的配合,如此事情才有成功的可能。
欲速不达书证
- 01.《论语・子路》:“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大,大事不成。”(源)
- 02.唐・崔祐甫〈汾河义桥记〉:“夫来者如斯,其可胜纪,欲速不达,式在兹乎!”
- 03.《宋史・卷二四九・魏仁浦列传》:“仁浦奉觞上寿,帝密谓之曰:『朕欲亲征太原,如何?』仁浦曰:『欲速不达,惟陛下慎之。』”
- 04.明・海瑞〈又复刘大尹书〉:“巡道有宽限期之议,生以为二三月可完报,不须六月。欲速不达,台端乞更酌之。”
欲速不达用法
语义想要求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类别用在“临事戒急”的表述上。
例句
①做事要循序渐进,如果你操之过急,住往会欲速不达。
②像你这样一味贪多求快,只恐欲速不达,到头来一无所得。
③研究学问一定要循序渐进,如果投机取巧,只会落得欲速不达的下场。
④用填鸭的方式来教育孩子,难免欲速不达,反而让孩子视读书为畏途。
⑤小明为了赶时间,一路横冲直撞,结果欲速不达,在半路就出了车祸。
欲速不达翻译
- 英语 Haste makes waste.
- 俄语 скоро поедешь
“欲速不达”的单字解释
- 【欲】yù欲yù想得到某种东西或想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欲念。欲望。欲火。食欲。情欲。禁欲。纵欲。想要,希望:欲盖弥彰。欲罢不能。欲速不达。需要:胆欲大而心欲细。能要:摇摇欲坠。山雨欲来风满楼…
- 【不】bù不bù副词。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
- 【达】dá达(達)dá通:四通八达。达德(通行天下的美德)。达人。达士(达人)。通晓:洞达。练达。遍,全面: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不计个人的得失)。到:到达。抵达。通宵达旦。实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