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拼音索引
  4. Z
  5. zu

zu的成语(共514个)

  • 艰难险阻

    jiān nán xiǎn

    成语解释:险阻:险恶阻塞的地方。
    指前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危险和阻碍。

    成语出处: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在外十九年矣,而果得晋国,险阻艰难,备尝之矣。”

  • 聊以卒岁

    liáo yǐ suì

    成语解释:聊:姑且;勉强;卒:尽;终;岁:一年。
    姑且这样度过一年。本指逍遥自在地度日。现用以形容生活的艰难。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一年》:“人谓叔向曰:‘子离于罪,其为不知乎?’叔向曰:‘与其死亡若何?诗曰:优哉游哉,聊以卒岁。知也。’”

  • 数典忘祖

    shǔ diǎn wàng

    成语解释:数:数说;典:史册。
    数说着典籍;却忘记了自己祖宗的事。后用以比喻忘了事物的原本、根由。现在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十五年》:“籍父其无后乎!数典而忘其祖。”

  • 捷足先登

    jié xiān dēng

    成语解释:登:方言“得来”的合音。
    脚步快的先得到。比喻行动敏捷的人优先达到目的。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

  • 不足为虑

    wéi lǜ

    成语解释:足:值得;虑:忧。
    不值得忧虑担心。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卫臻传》:“且合肥城固,不足为虑。”

  • 足不逾户

    bù yú hù

    成语解释:见“足不出户”。

    成语出处:《南齐书・高逸传・何求》:“仍住吴,居波若寺,足不逾户,人莫见其面。”

  • 方足圆颅

    fāng yuán lú

    成语解释:方形脚、圆形头为人的特征,因以指人类。同“方趾圆颅”。

    成语出处:《陈书・高祖纪上》:“茫茫宇宙,惵惵黎元,方足圆颅,万不遗一。”

  • 勇夫悍卒

    yǒng fū hàn

    成语解释:悍:凶暴蛮横。
    勇猛的武夫,凶悍的士卒。

    成语出处:《新五代史・周书・王进传》:“五代之君,皆武人崛起,其所与俱勇夫悍卒,各裂土地封侯王,何异豺狼之牧斯人也!”

  • 微不足录

    wēi bù

    成语解释:微:小;录:记录。
    渺小得不值得记上一笔。

    成语出处:《新五代史・唐庄宗纪》:“而夷狄无文字传记,朱邪又微不足录,故其后世自失其传。”

  • 死不足惜

    sǐ bù

    成语解释:足:值得;惜:吝惜或可惜。
    形容不怕死或死得没有价值。

    成语出处:元《宋史・苏洵传》:“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无所顾则知死之不足惜,有所恃则知不至于必败。”

  • 亲若手足

    qīn ruò shǒu

    成语解释:手足:指兄弟。
    像兄弟一样的亲密。

    成语出处:《金史・谢库德》:“欢都、冶诃及劾者、拔达、盆纳五人者,不离左右,亲若手足,元勋之最著者也。”

  • 知足不辱

    zhī bù rǔ

    成语解释: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羞辱。表示不要有贪心。

    成语出处:先秦・李耳《老子》:“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 知足常乐

    zhī cháng lè

    成语解释:知道满足;就总是快乐。形容安于已经得到的利益、地位等。

    成语出处:先秦・李耳《老子》:“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 空谷足音

    kōng gǔ yīn

    成语解释:谷:山谷。
    在寂静的山谷中听到脚步声。比喻非常难得的音信或事物。

    成语出处:庄周《庄子・徐无鬼》:“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

  • 越俎代庖

    yuè dài páo

    成语解释:越:跨过;俎:古代祭祀时摆祭品的礼器;庖:厨师。
    主祭的人跨过礼器去代替厨师办席。比喻超出自己业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逍遥游》:“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