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拼音索引
  4. Z
  5. zhu

zhu的成语(共1272个)

  • 怀珠抱玉

    huái zhū bào yù

    成语解释:见“怀珠韫玉”。

    成语出处:唐・姚思廉《梁书・刘显传》:“怀珠抱玉,有殁世而名不称者,可为长太息,孰过于斯!”

  • 自出机杼

    zì chū jī zhù

    成语解释:机杼:本指织布机上的筘,织布时每条经线都要从筘齿间穿过,比喻心思、心意。
    比喻写文章能创造出新的风格和体裁。

    成语出处:北齐 魏收《魏书・祖莹传》:“文章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

  • 老蚌生珠

    lǎo bàng shēng zhū

    成语解释:原比喻年老有贤子。后指老年得子。

    成语出处:《北齐书・陆印传》:“吾以卿老蚌遂出明珠。”

  • 舳舻相接

    zhú lú xiāng jiē

    成语解释:舳:船尾;舻:船头。
    形容船与船相接,数量多。

    成语出处:唐・魏征《隋书・食货志》:“帝御龙舟,文武官五品以上给楼船,九品以上给黄篾舫,舳舻相接,二百余里。”

  • 损本逐末

    sǔn běn zhú

    成语解释:犹舍本逐末。谓抛弃根本,专在枝节上用功夫。

    成语出处:唐・魏征《隋书・李谔传》:“故文笔日繁,其政日乱,良由弃大圣之轨模,构无用以为用也。损本逐末,流遍华壤,递相师祖,久而愈扇。”

  • 逐末舍本

    zhú mò shě běn

    成语解释:追求细枝末节,舍弃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

    成语出处:唐・魏征《隋书・礼仪志四》:“长吏华浮,奉客以求小誉,逐末舍本,政之所疾,宜谨察之。”

  • 破竹之势

    zhú zhī shì

    成语解释: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成语出处:《北史・周纪下・武帝》:“严军以待,击之必克。然后乘破竹之势,鼓行而东,足以穷其窟穴。”

  • 捐本逐末

    juān běn zhú

    成语解释:捐:抛弃;逐:追逐。
    指抛弃根本,追求末节。

    成语出处:《北史・李谔传》:“捐本逐末,流遍华壤,递相师祖,久而愈扇。”

  • 罄竹难书

    qìng zhú nán shū

    成语解释:罄:尽;竹:指可供制成竹简的竹子;书:写。
    用尽竹子也难以写完。后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多形容罪恶累累。

    成语出处:《旧唐书・李密传》:“磬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 沧海遗珠

    cāng hǎi yí zhū

    成语解释:大海里的珍珠被采珠人所遗漏。比喻埋没人才或被埋没的人才。

    成语出处:北宋《新唐书・狄仁杰传》:“异其才,谢曰:‘仲尼称观过知仁,君可谓沧海遗珠矣。’”

  • 诛求无厌

    zhū qiú wú yàn

    成语解释:指勒索、榨取;没有满足的时候。厌:满足。

    成语出处:《元史・乌古孙泽传》:“湖广平章政事要来木贪纵淫虐,诛求无厌。”

  • 洞烛其奸

    dòng zhú qí jiān

    成语解释:洞烛:洞察;洞悉。
    看透对方的阴谋诡计。形容观察力强;看问题敏锐。

    成语出处:《明史・董传策传》:“(严)嵩稔恶误国,陛下岂不洞烛其奸!”

  • 株连蔓引

    zhū lián màn yǐn

    成语解释:指广泛株连。

    成语出处:《明史・奸臣传・胡惟庸》:“帝发怒,肃清逆党,词所连及坐诛者三万余人。及为《昭示奸党录》,布告天下,株连蔓引,迄数年未靖云。”

  • 附膻逐秽

    fù shān zhú huì

    成语解释:膻:羊臊气;秽:污秽,肮脏。
    比喻依附和追随奸佞。

    成语出处:《明史・董传策传》:“干进无耻之徒,附膻逐秽,麕集其门。”

  • 改梁换柱

    gǎi liáng huàn zhù

    成语解释:比喻玩弄手法,暗中改变事物的内容或事情的性质。

    成语出处:郭沫若《文艺论集读・梁任公〈墨子新社会之组织法〉》:“便是胡適和梁任也都很知道他这种宗教的循环论证不足以满足我们近代人的要求,所以极力在用改梁换柱的方法,要把他的根本观念改移到另一个较为好看一点的节目上去。”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