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拼音索引
  4. Z
  5. zhang

zhang的成语(共649个)

  • 仗气直书

    zhàng qì zhí shū

    成语解释:仗:依靠,凭借。
    指坚持正义,毫不隐讳地写出真相。

    成语出处:《陈书・后主纪》:“其有负能仗气,摈压当时,……亦宜去此幽谷,翔兹天路。”

  • 欲盖而彰

    yù gài ér zhāng

    成语解释:犹欲盖弥彰。

    成语出处:唐・魏征《隋书・宇文化及司马德戡等传序》:“昔孔子修《春秋》,而乱臣贼子知惧,抑使之求名不得,欲盖而彰者也。”

  • 獐头鼠目

    zhāng tóu shǔ mù

    成语解释:头长得像獐子一样;眼睛则像老鼠一样。形容人穷酸的样子或面貌丑陋;神情狡诈。

    成语出处:《旧唐书・李揆传》:“龙章凤姿之士不见用,獐头鼠目之子乃求官。”

  • 典章文物

    diǎn zhāng wén wù

    成语解释:指法令、礼乐、制度以及历代遗留下来的有价值的东西。

    成语出处:《明史・文苑传・徐一夔》:“幸而天历间虞集倣六典法,纂《经世大典》,一代典章文物粗备。”

  • 孤掌难鸣

    zhǎng nán míng

    成语解释:孤:单独;鸣:叫。
    比喻发出声音。一个巴掌拍不响。比喻一个人力量薄弱;难以成事。

    成语出处:韩非《韩非子・功名》:“人主之患在莫之应,故曰:一手独拍,虽疾无声。”

  • 出言成章

    chū yán chéng zhāng

    成语解释:本意是出言便成为规范,后多用以形容文思敏捷。

    成语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修务训》:“舜二瞳子,是谓重明,作事成法,出言成章。”

  • 张皇失措

    zhāng huáng shī cuò

    成语解释:惊慌得不知怎么才好。

    成语出处:元・杨景贤《西游记》:“你看他胁肩谄笑,趋前退后,张皇失措。”

  • 明火执杖

    míng huǒ zhí zhàng

    成语解释:点着火把,拿着武器。原指公开抢劫。后比喻公开地、毫不隐藏地干坏事。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0回:“那借金银人,身贫无计,结成凶党,明火执杖,白日杀上我门。”

  • 章决句断

    zhāng jué jù duàn

    成语解释:文章正确句子明了,不含糊其辞。

    成语出处:战国・宋・屈原《楚辞・天问叙》:“今则稽之旧章,合之经传,以相发明,为了符验,章决句断,事事可晓,俾后学者永无疑焉。”

  • 慌慌张张

    huāng huāng zhāngzhāng

    成语解释:形容举止慌乱;不稳重。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陈御史巧勘金钗钿》:“身上穿得整整齐齐,脚儿走得慌慌张张,望着园门欲进不进的。”

  • 仗势欺人

    zhàng shì qī rén

    成语解释:仗:倚仗;依靠。
    依仗某种权势欺压别人。

    成语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他凭师友,君子务本;你倚父兄,仗势欺人。”

  • 白发千丈

    bái fà qiān zhàng

    成语解释:形容头发既白且长,表示人因愁思过重而容颜衰老。

    成语出处:唐・李白《秋浦歌》诗:“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雕章镂句

    diāo zhāng lòu jù

    成语解释:指文章的词句刻意修饰。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策林四・议文章碑碣词赋》:“今褒贬之文无核实,则惩劝之道缺矣;美刺之诗不稽政,则补察之义废矣。虽雕章镂句,将焉用之。”

  • 尺水丈波

    chǐ shuǐ zhàng

    成语解释:比喻说话夸张,不真实。

    成语出处:唐・孟郊《君子勿郁郁士有谤毁者作诗以赠之》之一:“须知一尺水,日夜增高波。”

  • 一尺水,一丈波

    yī chǐ shuǐ , yī zhàng

    成语解释:一尺深的水掀起一丈高的波浪。比喻说话夸张,不真实。

    成语出处:唐・孟郊《君子勿郁郁士有谤毁者作诗以赠之》之一:须知一尺水,日夜增高波。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