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拼音索引
  4. X
  5. xun

xun的成语(共354个)

  • 不徇私情

    xún sī qíng

    成语解释:徇:曲从。
    不曲从私人交情。指为人公正,秉公处事。

    成语出处:王朔《你不是一个俗人》:“我们是好朋友,可是你能不徇私情,这才说明你是真正爱护我。”

  • 法不徇情

    fǎ bù xùn qíng

    成语解释:法:法律;徇:偏私;情:人情,私情。
    法律不徇私情。指执法公正,不讲私人感情。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法不徇情,尔直深戒。”

  • 徇情枉法

    xùn qíng wǎng fǎ

    成语解释:指曲从私情;歪曲和破坏法律;胡乱断案。徇:曲从;枉:使歪曲。

    成语出处:元・王謦《中书右丞相史公神道碑》:“使官吏一心奉公,而不敢为徇情枉法之私。”

  • 寻寻觅觅

    xúnxún mì mì

    成语解释:觅:找寻。
    指反复寻求探索。形容六神无主,像是找寻失掉的东西似的。

    成语出处:宋・李清照《声声慢》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 循循诱人

    xúnxún yòu rén

    成语解释:循循:有次序的样子;诱:引导。
    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一卷:“壮年励志苦学,屡科不第,遂隐居教学,循循诱人。”

  • 恂恂善诱

    xúnxún shàn yòu

    成语解释:恂恂:同“循循”,有次序的样子;诱:引导。
    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成语出处:汉・赵壹《报皇甫规书》:“岂悟君子,自生怠倦,失恂恂善诱之德,同亡国骄惰之志,盖见机而作,不俟终日。”

  • 一薰一莸

    xūn yī yóu

    成语解释:薰:香草。
    莸:臭草。
    香臭夹杂,往往只闻其臭不闻其香。故用来比喻一善一恶之中,善易消而恶难除。有两个意思:(1)比喻善易消恶易存,或善不能止恶,恶能消善。
    (2)一香一臭,善恶分明。

    成语出处: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莸,十年尚犹有臭。 《左传》 僖公四年: 一薰一莸, 十年尚犹有臭。先秦‧左丘明《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莸,十年尚犹有臭。

  • 三沐三薰

    sān mù sān xūn

    成语解释:再三沐浴熏香。表示郑重或虔敬。亦作“三沐三熏”。

    成语出处:宋・李清照《投翰林学士綦宋礼启》:“重归畎亩,更须三沐三薰。”

  • 三浴三熏

    sān yù sān xūn

    成语解释:浴:沐浴。
    再三薰香、沐浴。表示以礼待人,对人尊重。也表示郑重其事。

    成语出处:唐・韩愈《答吕瞖山人书》:“方将坐足下,三浴而三熏之,听仆之所为,少安无躁。”

  • 三薰三沐

    sān xūn sān mù

    成语解释:①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这是我国古代对人极为尊重的一种礼遇。同“三衅三浴”。②表示虔敬。③比喻栽培,提携。

    成语出处:金・元好问《丙午九日咏菊》:“三薰复三沐,岁宴与君期。”

  • 三沐三熏

    sān mù sān xūn

    成语解释:亦作“三沐三熏”。再三沐浴熏香。表示郑重或虔敬。

    成语出处:宋・程俱《偶作》诗:“一重一掩藏山坞,三沐三熏屏世尘。”

  • 三熏三沐

    sān xūn sān mù

    成语解释:①同“三衅三浴”。②表示虔敬。③比喻栽培,提携。

    成语出处:宋・陆游《与李运使启》:“一琴一龟,预想铃斋之静;三熏三沐,尚陪药市之游。”

  • 如埙如箎

    xūn rú chí

    成语解释:埙:古时用土制成的乐器;箎:古时用竹管制成的乐器。
    象埙、箎的乐音一般和谐。比喻兄弟和睦。

    成语出处:《诗经・大雅・板》:“天之牖民,如埙如箎。”

  • 如埙如篪

    xūn rú chí

    成语解释:埙、篪、乐器名。这两种乐器合奏时,埙唱而篪和,用以比喻两物之响应、应和。

    成语出处:《诗经・大雅・板》:“天之牖民,如埙如篪。”

  • 询迁询谋

    xún qiān xún móu

    成语解释:谓国家的安危、国都的迁徙、国君的拥立,都要征求人民的意见。语本《周礼·秋官·小司寇》:“小司寇之职,掌外朝之政,以致万民而询焉。
    一曰询国危;二曰询国迁;三曰询立君。”。

    成语出处:语出《周礼・秋官・小司寇》:“小司寇之职,掌外朝之政,以致万民而询焉。一曰询国危;二曰询国迁;三曰询立君。”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