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ong的成语(共342个)
乱世英雄
成语解释:乱世:动乱的不安定的时代;英雄:才能勇武超过常人的人。
混乱动荡时代中的杰出人物。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曹公少时见乔玄。玄谓曰:‘天下方乱,群雄虎争,拨而理之非君乎?然君实是乱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贼。”
成竹在胸
成语解释:成竹:现成完整的竹子。
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义。成语出处: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簹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
捶胸顿足
成语解释:捶:敲打;顿:跺。
两拳捶打胸部;两脚跺着地。形容焦急、痛楚、悔恨的神态。成语出处:明・李开先《闲居集・昆仑张诗人传》:“有告之者,殊不之信也;已而知其实然,捶胸顿足,若不欲生。”
跌脚捶胸
成语解释:以足跺地,以拳敲胸。表示气愤、着急、悲痛等感情。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五侯宴》第二折:“我这里牵肠割肚把你个孩儿舍,跌脚捶胸,自叹嗟。”
顿足捶胸
成语解释:用脚跺地,以拳捶胸。形容极度悲痛或恼怒,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明・吴元泰《东游记》第七回:“只见杨子哀号哽咽,顿足捶胸,抚棺长恨,欲拔剑自刎。”
雄才大略
成语解释:非常杰出的才智和谋略。才:才能;略:计谋。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武帝纪赞》:“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胸无点墨
成语解释:肚子里没有一点墨水。旧指人没有文化。点:一点;比喻极小;墨:墨水;比喻学问。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师自赞曰:‘匙桃不上个村夫,文墨胸中一点无;曾把空虚揣出骨,恶声赢得满江湖。’”
胸有丘壑
成语解释:丘:山丘;壑:山沟。
指绘画、作文时,心中已把握到了深远的意境。也比喻对事物的判断处置自有高下。成语出处:唐・厉霆《大有诗堂》:“胸中元自有丘壑,盏里何妨对圣贤。”
熊心豹胆
成语解释:比喻非常胆大。
成语出处: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三折:“老元帅!我有熊心豹胆,怎敢掩藏着赵氏孤儿。”
雄鸡断尾
成语解释:断尾:断去尾巴。
本指雄鸡因怕做祭祀的牺牲而自残其身。后比喻人怕被杀而自尽。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宾孟适郊,见雄鸡自断其尾。问之,侍者曰:‘自惮其牺也。’”
盖世英雄
成语解释:盖世:压倒当世。
超出当代所有的人。用以形容非常杰出的英雄人物。成语出处:元・无名氏《马陵道》第一折:“遮莫他盖世英雄,驱兵拥众。”
汹涌澎湃
成语解释:形容声势浩大。汹涌:波涛猛烈地向上涌;澎湃:大浪互相碰撞。
成语出处:汉・司马相如《上林赋》:“沸乎暴怒,汹涌澎湃。”
波涛汹涌
成语解释:汹涌:水势腾涌的样子。
形容波浪又大又急。成语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第15卷:“盖因波涛汹涌,水遂为其所激而动也。”
虎体熊腰
成语解释:形容身材魁梧,体格健壮。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回:“为首一将,生得广额阔面,虎体熊腰;吴郡富春人也,姓孙,名坚,字文台,乃孙武子之后。”
飞熊入梦
成语解释:原指周文王梦飞熊而得太公望。后比喻圣主得贤臣的征兆。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齐太公世家》:“西伯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非彲,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