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的成语(共740个)
- 吐故纳新- 成语解释:原指人体呼吸。呼出二氧化碳;吸进新鲜氧气。后比喻扬弃旧的;吸进新的;不断更新。故:旧的;纳:吸入。 -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刻意》:“吹呴呼吸,吐故纳新。” 
- 孔席墨突- 成语解释:原意是孔子、墨子四处周游,每到一处,坐席没有坐暖,灶突没有熏黑,又匆匆地到别处去了。形容忙于世事,各处奔走。 - 成语出处:《淮南子・修务训》:“孔子无黔突,墨子无暖席。”汉・班固《答宾戏》:“是以圣哲之治,栖栖遑遑,孔席不暖,墨突不黔。” 
- 积土成山- 成语解释:累土可以堆成山。比喻积小而成大。 - 成语出处:荀况《荀子・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 乡土难离- 成语解释:乡土:家乡,故土。 
 难于离开故乡的土地。形容对家乡或祖国有无限的眷恋之情。- 成语出处:战国・郑・列御寇《列子・天瑞》:“有人去乡土,离六亲。” 
- 动如脱兔- 成语解释:比喻行动敏捷。 - 成语出处:《孙子・九地》:“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 静如处女,动如脱兔- 成语解释:处女:未嫁的女子;脱兔:逃跑的兔子。 
 指军队未行动时象未出嫁的姑娘那样持重;一行动就象飞跑的兔子那样敏捷。- 成语出处:《孙子・九地》:“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 守如处女,出如脱兔- 成语解释:处女:未嫁的女子;脱兔:逃跑的兔子。 
 指军队未行动时象未出嫁的姑娘那样持重;一行动就象飞跑的兔子那样敏捷。- 成语出处:《孙子・九地》:“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 老马识途- 成语解释:识:认得;途:路。 
 老马能认识走过的道路。比喻年纪大的人;富有经验。- 成语出处:先秦・韩非《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 守株待兔- 成语解释: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或抱着侥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 - 成语出处:战国・韩 韩非《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也,触柱折颈而死。” 
- 识途老马- 成语解释:认识路的老马。比喻熟悉情况、富有经验的人。 - 成语出处:先秦・韩非《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 狡兔死,良狗烹- 成语解释:烹:烧煮。 
 兔子死了,猎狗就被人烹食。比喻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 成语出处:《韩非子・内储说左下》:“狡兔尽则良犬烹,敌国灭则谋臣亡。《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 大简车徒- 成语解释:简:检阅;车:战车;徒:指士兵。 
 大规模地检阅军队。- 成语出处:战国・公羊高《公羊传・桓公六年》:大阅者何?简车徒也。 
- 马齿徒增- 成语解释:马的牙齿有多少,就可以知道它的年龄有多大。比喻自己年岁白白地增加了,学业或事业却没有什么成就。 - 成语出处:春秋・穀梁子《穀梁传・僖公二年》:“璧则犹是也,而马齿加长矣。” 
- 马齿徒长- 成语解释:见“马齿徒增”。 - 成语出处:春秋・穀梁子《穀梁传・僖公二年》:“荀息牵马操璧而前曰:‘璧则犹是也,而马齿加长矣。’” 
- 异途同归- 成语解释:途:道路;归:归宿;目的。 
 不同的道路;走向共同的归宿。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途径;得到相同的效果;达到相同的目的。- 成语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本经训》:“五帝三王,殊事而同指,异路而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