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u的成语(共954个)
獐头鼠目
成语解释:头长得像獐子一样;眼睛则像老鼠一样。形容人穷酸的样子或面貌丑陋;神情狡诈。
成语出处:《旧唐书・李揆传》:“龙章凤姿之士不见用,獐头鼠目之子乃求官。”
投膏止火
成语解释:用油去浇灭火,火反而烧得更旺。比喻举措失当,适得其反。
成语出处:《新五代史・唐书・安重海》:“四方骚然,师旅并兴,如投膏止火,适足速之。”
以卵投石
成语解释:卵:蛋;拿着鸡蛋去碰石头。
比喻不自量力。自取灭亡。也作“以卵击石。”。成语出处:先秦・墨翟《墨子・贵义》:“以其言非吾言者,是犹以卵投石也,尽天下之卵,其石犹是也,不可毁也。”
偷合苟容
成语解释:偷:苟且。
奉承迎合别人,使自己能苟且地生活下去。成语出处:先秦・荀况《荀子・臣道》:“不恤君之荣辱,不恤国之臧否,偷合敬容,以持禄养交而已耳,谓之国贼。”
以石投卵
成语解释:见“以碫投卵”。
成语出处:《孙子・势篇》:“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虚实是也。《晋书・温峤传》:“今之进讨,若以石投卵耳。”
以碫投卵
成语解释:碫:磨刀石。
用磨刀石去砸蛋。比喻以强攻弱,必胜无疑。成语出处:《孙子・势篇》:“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虚实是也。
救火投薪
成语解释:为了扑灭火焰而将木柴扔进火中。比喻采取错误的办法,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使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成语出处:《邓析子・无厚篇》:“不治其本而务其末,譬如拯溺而硾之以石,救火而投之以薪。”
救焚投薪
成语解释:焚:火灾;薪:柴草。
投进木柴去救火。比喻采取错误的方法使问题更加严重。成语出处:《邓析子・无厚》:“不治其本而务其末,譬如拯溺锤之以石,救火投之以薪。”
弃暗投明
成语解释:弃:背弃;暗:黑暗;明:光明。
抛弃反动的一面;投向光明的一面。形容断绝旧的一切;投向新的、有光明的前程。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公何不弃暗投明,共成大业?”
忍辱偷生
成语解释:偷:苟且。
忍受屈辱,苟且活命。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回:“止因未与将军一诀,故且忍辱偷生。”
情投意合
成语解释:投:契合。
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来。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27回:“那镇元子与行者结为兄弟,两人情投意合,决不肯放。”
头重脚轻
成语解释:形容头脑发胀;脚下无力。比喻轻重倒置;基础不稳固或事物上下部分不协调;不平衡。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6回:“只见这十五个人头重脚轻,一个个面面厮觑,都软倒了。”
出头露面
成语解释:在人多的场合公开出现;也指在众人面前出风头表现自己;又常因出现于公共场合而出名。还指出面活动、做事、讲话。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孙二娘从小出头露面,况是过来人,惯家儿,也不害什么羞耻。”
披头散发
成语解释:披:散开;一头长发凌乱地披着。
形容慌乱、狼狈或懒散。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2回:“那张三又挑唆阎婆去厅上披头散发告道:‘宋江实是宋清隐藏在家,不令出官。’”
偷梁换柱
成语解释: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以劣代优。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7回:“偏偏凤姐想出一条偷梁换柱之计,自己也不过潇湘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