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ng的成语(共241个)
- 肯构肯堂- 成语解释:堂:立堂基;构:盖屋。 
 原意是儿子连房屋的地基都不肯做,哪里还谈得上肯盖房子。后反其意而用之,比喻儿子能继承父亲的事业。- 成语出处:《尚书・大诰》:“以作室喻治政也。父已致法,子乃不肯为堂基,况肯构主屋乎?” 
- 倘来之物- 成语解释:指意外得到的或非本分应得的东西。同“傥来之物”。 - 成语出处: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三折:“这钱财是倘来之物。” 
- 傥来之物- 成语解释:傥来:偶然、意外得来的。 
 无意中得到的或非本分应得的财物。-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缮性》:“轩冕在身,非性命也,物之傥来,寄者也。” 
- 家累千金,坐不垂堂- 成语解释:指家财富有的人常自珍爱,不自蹈险地。 - 成语出处:《汉书・司马相如传下》:“盖明者远见于未萌,而知者避危于无形,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者也。故鄙谚曰:‘家累千金,坐不垂堂’,此言虽小,可以喻大。” 
- 金马玉堂- 成语解释:金马:汉代的金马门,是学士待诏的地方;玉堂:玉堂殿,供侍诏学士议事的地方。 
 旧指翰林院或翰林学士。- 成语出处:汉・扬雄《解嘲》:“今吾子幸得遭明盛之世,处不讳之朝,与群贤同行,历金门上玉堂有日矣,曾不能画一奇,出一策,上说人主,下谈公卿。” 
- 对簿公堂- 成语解释:簿:文状、起诉书之类;对簿:受审问;公堂:旧指官吏审理案件的地方。 
 在法庭上受审问。-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 
- 固若金汤- 成语解释:金:指金城;金属铸造的城墙;汤:指汤池开水一样滚烫的护城河。 
 坚固得像金城、汤池一样。形容阵地或所守卫的地方非常牢固。-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蒯通传》:“必将婴城固守,皆为金城汤池,不可攻也。” 
- 石城汤池- 成语解释:比喻防守坚固不易攻破的城池。 - 成语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辛毗传》:“兵法称:有石城汤池、带甲百万而无粟者,不能守也。” 
- 汤池铁城- 成语解释:形容城池牢不可破。亦比喻言谈无懈可击。 -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殷中军虽思虑通长,然于才性偏精,忽言及四本,便若汤池铁城,无可攻之势。” 
- 亮亮堂堂- 成语解释:指光线很明亮。 - 成语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24章:“但少安妈收拾的汤清水利,亮亮堂堂的,这现在完全成了个黑山水洞!” 
- 峨峨汤汤- 成语解释:形容乐声高亢奔放。 - 成语出处:宋・周密《志雅堂杂钞・图画碑帖》:“中有琴,徽以玉,峨峨汤汤弹此曲,寄声知音同所欲。” 
- 沸沸汤汤- 成语解释:水腾涌貌。 - 成语出处:《山海经・西山经》:“[峚山]丹水出焉,西流注于稷泽,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原沸沸汤汤。” 
- 堂堂一表- 成语解释:形容身材魁伟,相貌出众。 -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七回:“爹娘生下洒家,堂堂一表,凛凛一躯,自小学成十八般武艺在身,终不成只这般休了!” 
- 堂堂之阵- 成语解释:堂堂:盛大的样子。 
 军容壮大的阵势。- 成语出处:春秋・齐・孙武《孙子・军争》:“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陈,此治变者也。” 
- 堂哉皇哉- 成语解释:犹堂而皇之。 - 成语出处:清・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八回:“他有了这个引子,就格外的打点,格外的应酬,不到半年便放了海关道,堂哉皇哉的带了家眷,出京赴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