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拼音索引
  4. R
  5. rou

rou的成语(共279个)

  • 柔情蜜意

    róu qíng mì yì

    成语解释:温柔甜蜜的情意。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11回:“如今悬空在宝玉屋内,虽说宝玉仍是柔情蜜意,究竟算不得什么,于是更哭得哀切。”

  • 骨肉未寒

    ròu wèi hán

    成语解释:骨肉尚未冷透。指人刚死不久。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4回:“中年丧妻,大不幸也。骨肉未寒,安忍便议亲。”

  • 血肉模糊

    xuè ròu mó hū

    成语解释:血流肉烂,无法辨认器官肢体。形容死亡或受伤的惨状。

    成语出处:冯玉祥《我的生活》第24章:“弟兄们让不开路,被火车碾的断腰折骨,血肉模糊。”

  • 柔能制刚

    róu néng zhì gāng

    成语解释:指以柔弱的手段能够制服刚强的人。亦作“柔能制刚,弱能制强。”。

    成语出处:《后汉书・臧宫传》:“黄石公记曰:‘柔能制刚,弱能制强。’柔者德也,刚者贼也,弱者仁之助也,强者怨之归也。”

  • 柔情似水

    róu qíng sì shuǐ

    成语解释:柔情:温柔的感情。
    像水一样温柔细腻。

    成语出处:宋・秦观《鹊桥仙》:“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 肉麻当有趣

    ròu má dāng yǒu qù

    成语解释:比喻去欣赏一些无聊的事。

    成语出处:鲁迅《古书与白话》:“可是竟又会有‘肉麻当有趣’,述说得津津有味的,天下事真是千奇百怪。”

  • 柔肠百转

    róu cháng bǎi zhuǎn

    成语解释:形容情思缠绵,翻腾不已。

    成语出处:清・魏秀仁《花月痕》第27回:“秋痕被跛脚提醒这一句,柔肠百转,方觉一股刺骨的悲酸,非常沉痛。”

  • 起死人而肉白骨

    qǐ sǐ rén ér ròu bái gǔ

    成语解释:把死人救活,使白骨再长出肉来。比喻给人以再造之恩。也比喻言词委婉动听,将死的也说活了。

    成语出处:《国语・吴语》:“君王之于越也,繄起死人而肉白骨也。”

  • 癞虾蟆想吃天鹅肉

    lài xiā má xiǎng chī tiān é ròu

    成语解释:比喻人没有自知之明,一心想得到不能到手的东西。痴心妄想。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1回:“平儿说道:‘癞虾蟆想吃天鹅肉,没人伦的混帐东西,起这样念头,叫他不得好死。’”

  • 眼中疔,肉中刺

    yǎn zhōng dīng , ròu zhōng cì

    成语解释:疔:疔疮。
    眼睛里面的疔疮,肌肉中的刺。比喻心目中最痛恨、最讨厌的人。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折:“我见了那穷汉,似眼中疔,肉中刺。”

  • 含着骨头露着肉

    hán zhe gǔ tóu lù zhe ròu

    成语解释:比喻说话半吞半吐,不把意思完全说出来。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8回:“你要我收下这个东西,须先和我说明白了。要是这么‘含着骨头露着肉’的,我倒不收。”

  • 悬羊头,卖狗肉

    xuán yáng tóu , mài gǒu ròu

    成语解释:悬:吊挂。
    挂的是羊头,卖的是狗肉。比喻以次充好,以假充真,名不副实。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天钵元禅师法嗣》:“有般名利之徒,为人天师,悬羊头,卖狗肉。”

  • 眼中钉,肉中刺

    yǎn zhōng dīng , ròu zhōng ì

    成语解释:眼睛里面的疔疮,肌肉中的刺。比喻心目中最痛恨、最讨厌的人。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2回:“我们娘儿俩今儿一齐死给他看!替他拔去眼中钉,肉中刺,好等他们来过现成日子!”

  • 容膝之安,一肉之味

    róng xī zhī ān , yī ròu zhī wèi

    成语解释:形容生活条件并不好。

    成语出处:《列女传・贤明》:“今以容膝之安,一肉之味,而怀楚国之忧,其可乎?”

  • 生死骨肉

    shēng sǐ gǔ ròu

    成语解释:使死人复生,白骨长肉。形容恩惠极深厚。

    成语出处:唐・颜真卿《谢户部侍郎表》:“生死骨肉,受赐已深。”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