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拼音索引
  4. R
  5. rang

rang的成语(共125个)

  • 得理不让人

    dé lǐ bù ràng rén

    成语解释:理直气壮,不肯退让。有逼人太甚的意味。

  • 山不让土石

    shān bù ràng tǔ shí

    成语解释:山不拒辞土石才能高大。比喻人度量宽广,才能成大事。

    成语出处:《淮南子・泰族训》:海不让水潦,以成其大;山不让土石,以成其高。

  • 山有朽壤而自崩

    shān yǒu xiǔ rǎng ér zì bēng

    成语解释:朽:腐烂。
    山有腐朽的土壤,不用外力挖掘,自然就会崩塌。比喻祸患是自己不防止小过失而千万的。

    成语出处:《国语・晋语五》:山有朽壤而自崩。将若何,夫国主山川,故川涸山崩,君为之降服出次。

  • 礼让为国

    ràng wéi guó

    成语解释:治理。以礼所提倡的谦让精神治理国家。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里仁》:“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 温良俭让

    wēn liáng jiǎn ràng

    成语解释:温:温和;良:善良;俭:节制;让:忍让。
    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泛指态度谦恭,举止文雅。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学而》:“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 月攘一鸡

    yuè rǎng yī jī

    成语解释:攘:偷。
    比喻容忍错误,只肯逐步改正。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滕文公下》:今有人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 允恭克让

    yǔn gōng kè ràng

    成语解释:允:诚信;克:能够;让:谦让。
    既诚敬又谦让。

    成语出处:《尚书・尧典》:“允恭克让。”

  • 刑仁讲让

    xíng rén jiǎng ràng

    成语解释:刑:通“型”,式样,以为准则。
    以仁爱为准则,讲求礼让。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礼运》:“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

  • 推梨让枣

    tuī lí ràng zǎo

    成语解释:指兄弟友爱。

    成语出处:汉末孔融兄弟七人,融居第六,四岁时,与诸兄共食梨,融取小者,大人问其故,答道:“我小儿,法当取小者。”见《后汉书・孔融传》李贤注。又南朝梁王泰幼时,祖母集诸孙侄,散枣栗于床,群儿皆竞取,泰独不取。问之,答道:“不取,自当得赐。”见

  • 鼓腹击壤

    gǔ fù jī rǎng

    成语解释:同“击壤鼓腹”。

    成语出处:唐・魏征《隋书・儒林传・何妥》:“上古之时,未有音乐,鼓腹击壤,乐在期间。”唐・卢照邻《益州至真观主黎君碑》:“凿井耕田者不知自然,鼓腹击壤者不知帝力。”

  • 攘袂扼腕

    rǎng mèi è wàn

    成语解释:攘袂:捋起袖子;扼腕:用手握住手腕。
    形容激动和气愤。

    成语出处:《旧唐书・杨国忠传》:立朝之际,或攘袂扼腕,自公卿已下,皆颐指气使,无不詟惮。

  • 击壤鼓腹

    rǎng gǔ fù

    成语解释:原谓人民吃得饱,有余闲游戏。后用为称颂太平盛世之典。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马蹄》:“夫赫胥氏之时,民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

  • 叩石垦壤

    kòu shí kěn rǎng

    成语解释:叩:敲打;垦:开垦。
    敲石挖土。指破土动工。

    成语出处:《列子・汤问》:“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千,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 天壤王郎

    tiān rǎng wáng láng

    成语解释:天壤:指天地之间,即人世间;王郎:指晋王凝之。
    天地间竟有这种人。原是谢道蕴轻视其丈夫王凝之的话。后比喻对丈夫不满意。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一门叔父,则有阿大中郎;群从兄弟,则有封、胡、遏、末,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

  • 你推我让

    nǐ tuī wǒ ràng

    成语解释:指双方互相谦让。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卷:“他三个兀自你推我让。”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