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的成语(共539个)
- 十全十美- 成语解释:十分完美;毫无欠缺。 - 成语出处:清・陈朗《雪月梅传》:“贤侄出门也得放心,岂不是十全十美。” 
- 才貌双全- 成语解释:形容人的才学高;容貌姣美。 - 成语出处: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风月瑞仙亭》:“孩儿见他文章绝代,才貌双全,必有荣华之日,因此上嫁了他。” 
- 大权旁落- 成语解释:处理重大事情的权力落到旁人手里(多指领导人被架空)。 - 成语出处:明・章懋《辞升尚书疏》:“独揽朝纲,毋使大权旁落。” 
- 惩恶劝善- 成语解释:惩:责罚;劝:勉励。 
 惩罚坏人,奖励好人。- 成语出处:左丘明《左传・成公十四年》:“《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惩恶而劝善。非圣人谁能修之?” 
- 得鱼忘筌- 成语解释:筌:捕鱼用的竹器。 
 捕到了鱼,忘掉了筌。比喻事情成功以后就忘了本来依靠的东西。- 成语出处:庄周《庄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 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成语解释:一旦掌了权,就发号施令,指手画脚。 - 成语出处:明・顾大典《青衫记・承璀受阃》:“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大小三军,听吾命令。” 
- 大获全胜- 成语解释:战胜对方;取得全部胜利。 -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葛令公生遗弃儿》:“唐代被梁家杀得七零八落……梁家大获全胜。” 
- 全神贯注- 成语解释:贯注:集中在一点。 
 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成语出处:钱钟书《围城》:“人事太忙,不许我们全神贯注,无间断地专怀念一个人。” 
- 牵一发而动全身- 成语解释:比喻动极小的部分就会影响全局。 - 成语出处:清・龚自珍《上大学士书》:“故事何足拘泥?但天下事,有牵一发而全身为之动者,不得不引申触类及之也。” 
-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成语解释: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瓦器而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事业牺牲,不愿丧失气节,苟且偷生。 - 成语出处:《北齐书・元景安传》:“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成语解释:一个人得道面仙,全家连鸡、狗也都随之升天。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得势。 - 成语出处:汉・王充《论衡・道虚》:“淮南王学道,招会天下有道之人,倾一国之尊,下道术之士,是以道术之士并会淮南,奇方异术,莫不争出。王遂得道,举家升天,畜产皆仙,犬吠于天上,鸡鸣于云中。” 
-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成语解释:比喻事物体积或规模虽小,具备的内容却很齐全。 - 成语出处:钱钟书《围城》:“‘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机器当然应有尽有,就是不大牢。” 
-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成语解释:练武的人应该经常练,唱歌的人应该经常唱。比喻只有勤学苦练,才能使功夫纯熟。 - 成语出处:林雨《刀尖》:“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当战士的离不开刺刀手榴弹。” 
- 牡丹虽好,全仗绿叶扶持- 成语解释:比喻人不管有多大能耐,总得有人在旁协助。 -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10回:“俗话说的,‘牡丹虽好,全仗绿叶扶持’。太太们不亏了凤丫头,那些人还帮着吗?” 
-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成语解释:旧时认为有知识的人即使待在家里,也能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 - 成语出处:毛泽东《实践论》:“‘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只是一句空话,在技术发达的现代虽然可以实现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