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的成语(共897个)
面面相觑
成语解释:面面:脸对着脸;相:互相;觑:看;瞧。
你看我;我看你;互相对着。形容大家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成语出处:宋・释惟白《续传灯录》第六卷:“僧问:‘如何是大疑府人?’师曰:‘毕钵岩中面面相觑。’”
何去何从
成语解释:去:离开;从:跟随。
往哪里去?跟什么人?多指在重大问题上做出某种抉择。成语出处:战国・楚 屈原《楚辞・卜居》:“宁与黄鹄比翼乎?将与鸡鹜争食乎?此孰吉孰凶,何去何从?”
能屈能伸
成语解释:屈:弯曲;伸:伸直。
能弯曲也能伸直。指人根据环境变化的需要既能忍受委屈;又能挺直腰板;施展抱负。成语出处:《周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以战去战
成语解释:用战争消灭战争。
成语出处:先秦・商鞅《商君书・画策》:“故以战去战,虽战可也。”
卑躬屈膝
成语解释:卑躬:低头弯腰;屈膝:弯曲膝盖;指下跪。
形容没有骨气;谄媚;讨好的无耻形象。成语出处:宋・魏了翁《鹤山文集・江陵州丛兰精舍记》:“公卿大臣皆卑躬屈膝唯后,虽谢安石之贤也,而犹不能免。”
并驾齐驱
成语解释:并驾:几匹马并排拉一辆车;齐驱:一齐快跑。
指并排套着几匹马一齐快跑。形容齐步前进;不分先后;也可指力量、水平、才能、程度等不相上下。成语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附会》:“是以驷牡异力,而六辔如琴;并驾齐驱,而一毂统福。”
大势已去
成语解释:大势:指有利的局势。
有利的形势已经失去;前途没有希望。成语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程子说天命之改,莫是大势已去。”
大势所趋
成语解释:大势:总体局势;趋:向、往。
整个局势发展的趋向。成语出处:宋・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三书》:“天下大势之所趋,非人力之所能移也。”
断章取义
成语解释:原指引用《诗经》中某一篇章的诗句;借用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并不是所引诗篇的原意。后泛指引用别人的诗文或谈话;只根据自己的理解或需要截取片断或部分;而不顾全文和原意。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
屈打成招
成语解释:用严刑拷打;逼使无辜的人被迫认罪。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三折:“如今把姐姐拖到宫中,三推六问,屈打成招。”
坚贞不屈
成语解释:贞:节操。
坚定有气节;绝不屈服。成语出处:唐・韦应物《江州集・睢阳感怀》诗:“甘从锋刃毙,莫夺坚贞志。”
威武不屈
成语解释:强暴的压力不能使之屈服;表示坚贞顽强。威武:权势;武力。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成语解释:要想夺取他一些什么,得先给予他一些什么。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魏策一》:“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
趣舍有时
成语解释:趣舍:趋向和舍弃。
指人的得失进退有一定的时机。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岩穴之士,趣舍有时若此,类名湮灭而不称,悲夫。”
火中取栗
成语解释:偷取炉火里烤熟的栗子。比喻冒险为别人出力;自己上了当;却一无所得。
成语出处:十七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 封丹的寓言《猴子与猫》载:猴子骗猫取火中栗子,栗子让猴子吃了,猫却把脚上的毛烧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