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拼音索引
  4. Q
  5. qi

qi的成语(共2628个)

  • 自欺欺人

    rén

    成语解释: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用自己也不相信的去欺骗别人。形容别有用心或虚伪无力的欺骗行为。

    成语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第18卷:“因说自欺欺人,曰:‘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

  • 骑驴觅驴

    lǘ mì lǘ

    成语解释:骑着驴去找别的驴。原比喻一面占着一个位置,一面去另找更称心的工作。现多比喻东西就在自己这里,还到处去找。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志公和尚大乘赞》:“不解即心即佛,真似骑驴觅驴。”

  • 骑马找马

    mǎ zhǎo mǎ

    成语解释:比喻东西就在这里;却还到外去找。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1回:“彼时间骑马寻马,只要弄到一笔大大的银款,赚上百十两扣头,就有在里头了。”

  • 暮气沉沉

    chén chén

    成语解释:形容精神萎靡不振,缺乏朝气。

    成语出处:范文澜《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四节:“久已有志于改革的王安石,受命执政,生气勃勃,但朝廷却是暮气沉沉。”

  • 气息奄奄

    xī yān yān

    成语解释:气息:呼吸时出入的气;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
    形容呼吸微弱;快要断气的样子。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即将灭亡。

    成语出处:晋・李密《陈情表》:“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 杀气腾腾

    shā téng téng

    成语解释:杀气:凶恶的气势;腾腾:气势旺盛的样子。
    指杀伐之气很盛;凶神恶煞的样子。

    成语出处:《前汉书平话》:“战尘郁郁,杀气腾腾,遮笼四野、蔽塞五方。”

  • 生气勃勃

    shēng bó bó

    成语解释:生气:朝气;勃勃:旺盛的样子。
    形容富有朝气充满生命的活力。

    成语出处:清・袁枚《随园诗话》第15卷:“余选钱文敏公诗甚少,家人误抄十余章,余读之,生气勃勃,悔知公未尽。”

  • 喜气洋洋

    yáng yáng

    成语解释:洋洋:得意的样子。
    形容非常高兴。

    成语出处: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气洋洋者矣。”

  • 意气扬扬

    yáng yáng

    成语解释:意气:意志;气概;扬扬:得意昂扬的样子。
    形容十分得意或气概高昂的样子。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 气势汹汹

    shì xiōng xiōng

    成语解释:汹汹:声势盛大的样子。
    气势很盛的样子。形容气势凶猛。

    成语出处:先秦・荀况《荀子・天论》:“君子不为小人之汹汹也辍行。”

  • 死气沉沉

    chén chén

    成语解释:形容没有一点生气。有时也形容意志消沉;缺少活力。

    成语出处:鲁迅《书信集・致吴渤》:“上海有官立的书报审查处,凡较好的作品,一定不准出版,所以出版界都是死气沉沉。”

  • 其势汹汹

    shì xiōng xiōng

    成语解释:其:他的;汹汹:来势浩大。
    形容来势盛大凶猛的样子。

    成语出处:《荀子・天论》:“君子不为小人之汹汹也辍行。”

  • 气喘吁吁

    chuǎn xū xū

    成语解释:吁吁:喘气的声音。
    形容呼吸急促;喘气不止。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李勉向一条板凳上坐下,觉得气喘吁吁。”

  • 热气腾腾

    téng téng

    成语解释:热气:温度高的气体;腾腾:气体不断上升的样子。
    原意为热气盛大。比喻情绪高涨;气氛热烈。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那饭热气腾腾的。”

  • 怒气冲冲

    chōng chōng

    成语解释:形容愤怒得气呼呼的样子。

    成语出处:清・魏秀仁《花月痕》第十二回:“[钱同秀]一手将烟灯砸在地下,说道:‘好好,你们做了一路!’就怒气冲冲的出来上车。”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