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拼音索引
  4. P
  5. pa

pa的成语(共95个)

  • 不怕官,只怕管

    guān , zhǐ guǎn

    成语解释:指直接管的人要比官更有权威。也指在人管辖之下,一切只能听命于他。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8回:“好汉!休说这话!古人道:‘不怕官,只怕管。’,‘在人矮檐下,怎敢不低头。’只是小心便好。”

  • 真金不怕火来烧

    zhēn jīn bù huǒ lái shāo

    成语解释:比喻真理或立身、行事正直的人经得起实践检验,不怕任何非议。

    成语出处:郭沫若《相见以诚》:“有诚便能有勇,所谓‘真金不怕火来烧’。”

  • 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

    yī nián bèi shé yǎo , sān nián cǎo suǒ

    成语解释:比喻遭过一次挫折以后就变得胆小怕事。同“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一:“文若虚道:‘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说到货物,我就没胆气了。只是守了这些银钱回去罢。’”

  • 一度著蛇咬,怕见断井索

    yī dù zhāo shé yǎo , jiàn duàn jǐng suǒ

    成语解释:一次被蛇咬了,看见井边断了的绳子也害怕。比喻在某事上吃了苦头,以后碰到类似的情况也会害怕。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龙门远禅师法嗣》:“赵州道:‘无意者如何?’师曰:‘一度著蛇咬,怕见断井索。’”

  • 一夜被蛇咬,十日怕麻绳

    yī yè bèi shé yǎo , shí rì má shéng

    成语解释:一次被蛇咬了,看见井边断了的绳子也害怕。比喻在某事上吃了苦头,以后碰到类似的情况也会害怕。

    成语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73回:“真真‘一夜被蛇咬,十日怕麻绳’光景。”

  • 嫩草怕霜霜怕日

    nèn cǎo shuāng shuāng

    成语解释:比喻你欺侮别人,还会被比你更恶的人欺侮。

    成语出处:清・吴璿《飞龙全传》第29回:“如两句俗语说的:‘嫩草怕霜霜怕日,恶人还被恶人磨。’”

  • 前怕龙,后怕虎

    qián lóng , hòu

    成语解释:比喻胆小怕事,顾虑太多。

    成语出处:明・冯惟敏《朝天子・感述》:“磊落英雄,清修人物,前怕狼后怕虎。设谋,使毒,只待把忠良妒。”

  • 怕死鬼

    sǐ guǐ

    成语解释:怕死的人。

    成语出处:魏巍《东方》第三部第14章:“这个怕死鬼,还真是煞费心机哪!”

  • 别抱琵琶

    bié bào pí

    成语解释:别:另外。
    指移情他人或改嫁。

    成语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四》:“故人情重,实不忍别抱琵琶。”

  • 丢下耙儿弄扫帚

    diū xià er nòng sào zhǒu

    成语解释:放下这样,又做那样。比喻事情总做不完。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47回:“上上下下,那不是他操心?你一个媳妇,虽然帮着,也是天天‘丢下耙儿弄扫帚’。”

  • 怕处有鬼

    chù yǒu guǐ

    成语解释:越是害怕的地方越是有鬼出现。比喻越担心的事情越会出现。

    成语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二章:“正如俗话所说:怕处有鬼。”

  • 劈里啪啦

    pī lǐ

    成语解释:象声词,形容爆裂、拍打等的连续声音。

    成语出处:徐光耀《平原烈火》:“一支盒子枪抢先从窗眼里打着斤斗蹦出来,紧接着劈里啪啦,一支支大枪扔了一地。”

  • 噼里啪啦

    pī lǐ

    成语解释:形容爆裂、拍打等的连续声音。

    成语出处:刘知侠《铁道游击队》第28章:“随着他话的尾音,鬼子大队里,响起一片噼里啪啦步枪落地的音响。”

  • 扒拉不开

    bā lā bù kāi

    成语解释:扒拉:用手指头快速移动。
    不能如意安排或运动。

  • 怕硬欺软

    yìng qī ruǎn

    成语解释:害怕强硬的,欺负软弱的。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元来也这般顺水推船。”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