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拼音索引
  4. N
  5. niu

niu的成语(共251个)

  • 扭扭捏捏

    niǔniǔ niē niē

    成语解释:形容走路故作娇态或有意做作。也形容说话、做事不爽快、不大方。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四回:“那般娇娇啻啻,扭扭捏捏,就象那老怪的行动。”

  • 风马牛不相及

    fēng mǎ niú bù xiāng jí

    成语解释:风:放逸;走失;及:到达;碰头。
    指两地相隔很远;即使马、牛走失;也不会跑到对方境内。另种说法:兽类雌雄相诱叫“风”;马和牛不同类;不致相诱。
    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 汗牛充栋

    hàn niú chōng dòng

    成语解释:栋:栋宇;房屋。
    指藏书太多;运输时可使牛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书籍极多。

    成语出处:唐・柳宗元《文通先生陆给事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 九牛一毛

    jiǔ niú yī máo

    成语解释:九:表示多数。
    许多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微不足道的一点。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 执牛耳

    zhí niú ěr

    成语解释: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割牛耳歃血,由主盟国的代表拿着盛牛耳朵的盘子。故称主盟国为执牛耳。后泛指在某一方面居最有权威的地位。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哀公十七年》:“诸侯盟,谁执牛耳?”

  • 吹牛皮

    chuī niú

    成语解释:说大话,闲聊天。

    成语出处: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我就不相信,那是吹牛皮。”

  • 老牛拉破车

    lǎo niú lā pò chē

    成语解释:形容人做事就像老牛拉破车,慢慢吞吞,不讲究效率。

    成语出处:吴强《红日》第六章:“那么,什么时候解决战斗?还是老牛拉破车,慢慢吞吞的吗?”

  • 九牛二虎之力

    jiǔ niú èr hǔ zhī lì

    成语解释:九头牛和两只老虎的力气。比喻非常大的力气。

    成语出处:元・郑光祖《三战吕布》第三折:“兄弟,你不知他靴尖点地,有九牛二虎之力,休要放他小歇。”

  • 牛头不对马嘴

    niú tóu bù duì mǎ zuǐ

    成语解释:比喻答非所问或两下不相合。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见鬼,大爷自姓高,是江西人,牛头不对马嘴!”

  • 牛不喝水强按头

    niú bù hē shuǐ qiǎng àn tóu

    成语解释:比喻用强迫手段使就范。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46回:“家生女儿怎么样?‘牛不喝水强按头’吗?我不愿意,难道杀我老子娘不成!”

  •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héng méi lěng duì qiān fū zhǐ , fǔ shǒu gān wéi rú zǐ niú

    成语解释:横眉:怒目而视;千夫指:众人都指责;孺子牛:甘为为人服务的人。
    指对待敌人决不屈服,对人民大众甘愿服务。

    成语出处:鲁迅《自嘲》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 对牛弹琴

    duì niú tán qín

    成语解释:①比喻对蠢人谈论高深的道理;白费口舌(主要讥笑听话的人听不出所以)。②比喻说话时不看对象(主要讥讽说话的人);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对外行人说内行话。常含有徒劳无功或讽刺对方愚蠢之意。

    成语出处:汉・牟融《理惑论》:“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

  • 老牛破车

    lǎo niú pò chē

    成语解释:老牛拉着破车。比喻做事慢;成绩小;工作效率低。

    成语出处:《宋书・颜延之传》:“常乘赢牛笨车,逢峻卤簿,即屏往道侧。”

  • 休牛散马

    xiū niú sàn mǎ

    成语解释:见“休牛归马”。

    成语出处:唐・魏徵寿《隋书・薛道衡传》:“于是八荒无外,九服大同,四海为家,万里为宅。乃休牛散马,偃武修文。”

  • 多如牛毛

    duō rú niú máo

    成语解释:多得像牛身上的毛。形容多得数不清。

    成语出处:《北史・文苑传序》:“学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