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拼音索引
  4. M
  5. mian

mian的成语(共509个)

  • 面目可憎

    miàn mù kě zēng

    成语解释:面目:面貌;可憎:令人厌恶。
    相貌丑陋;令人厌恶。

    成语出处:唐・韩愈《送穷文》:“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皆子之志也。”

  • 面红耳赤

    miàn hóng ěr chì

    成语解释:脸和耳朵都红了。形容因羞愧、窘迫、激动或发怒而脸色涨红的样子。

    成语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第29卷:“今人有些小利害,便至于头红耳赤;子文却三仕三已,略无喜愠。”

  • 四面八方

    miàn bā fāng

    成语解释:八方:指四方四隅;即东、南、西、北四方;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隅;泛指周围。
    指周围各个方面或各个地方。

    成语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九・学三》:“如孔子教人,只是逐件逐事说个道理,未尝说出大头脑处,然四面八方合聚凑来,也自见得个大头脑。”

  • 沉湎淫逸

    chén miǎn yín yì

    成语解释:过度沉溺于淫乐之中。沉迷酒色,荒淫无度。

    成语出处:宋・杨万里《宋故龙图阁学士张公神道碑》:“太康败于甘酒,桀败于酒池,厉王败于荒酒,幽王败于沉湎淫逸。”

  • 面授机宜

    miàn shòu jī yí

    成语解释:面:当面;授:教;传授;机宜:适应时机的对策、办法。
    当面教给应采取的机密的对策或措施。

    成语出处:宋・苏轼《与孙子思七首》:“书四纸,并药方驰上方,须面授其秘也。”

  • 免开尊口

    miǎn kāi zūn kǒu

    成语解释:不必开口说什么。多表示要求不会得到同意。

    成语出处:田汉《关汉卿》第五场:“谁跟你开玩笑!这事让朱四姐出面,你就免开尊口!”

  • 三头两面

    sān tóu liǎng miàn

    成语解释:看对方的脸色而改变态度。比善于迎和奉承和玩弄两面手法。

    成语出处:唐・李商隐《杂纂》:“三头两面趋奉人。”

  • 满面春风

    mǎn miàn chūn fēng

    成语解释:春风:春天温暖的风。
    本指春风拂面;温暖宜人。现指心情喜悦;满脸笑容。也用以形容和蔼热情的面容。

    成语出处:元・王实甫《丽春堂》第一折:“得胜归来喜笑浓,气昂昂,志卷长虹,饮千钟,满面春风。”

  • 青面獠牙

    qīng miàn liáo yá

    成语解释:青面:靛青色的脸;獠牙:露在嘴外面的长牙。
    铁青的面孔上长着很长的牙齿。形容妖魔鬼怪狰狞可怖的面孔。

    成语出处:明・汤显祖《牡丹亭・圆驾》:“似这般狰狞汉,叫喳喳。在阎浮殿见了些青面獠牙,也不似今番怕。”

  • 洗心回面

    xǐ xīn huí miàn

    成语解释:见“洗心革面”。

    成语出处:清・钱谦益《王淑士墓志铭》:“习其反复教诲,出于至诚,莫不洗心回面,誓不忍负。”

  • 八面见光

    miàn jiàn guāng

    成语解释:形容人非常世故,各方面都能应付得很周到。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回:“张姑娘这几句话说得软中带硬,八面儿见光,包罗万象,把个铁铮铮的十三妹倒寄放在那里为起难来了。”

  • 面黄肌瘦

    miàn huáng jī shòu

    成语解释:面:脸;肌:肌肉;代指身体。
    面色发黄;身体消瘦。形容人久病体衰或营养不良的样子。

    成语出处:元・杨梓《霍光鬼谏》:“眼欺缩腮模样,面黄肌瘦形相。”

  • 油头粉面

    yóu tóu fěn miàn

    成语解释:形容人打扮得俏丽妖艳。

    成语出处:元・贾仲名《对玉梳》第二折:“俺这粉面油头,便是非灾横祸;画阁兰堂,便是地网天罗。”

  • 南州冠冕

    nán zhōu guān miǎn

    成语解释:南方人才中杰出的人。指才识出众的人。

    成语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蜀书・庞统传》:“徽甚异之,称统当为南州士之冠冕。”

  • 牛头马面

    niú tóu mǎ miàn

    成语解释:佛家语;指阎王手下的两鬼卒;一个头像牛;一个面像马。现比喻各种各样凶恶的人。

    成语出处:《楞严经》:“牛头狱卒,马头罗刹,手执枪矟,驱入城门。”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