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拼音索引
  4. M
  5. mi

mi的成语(共428个)

  • 私情密语

    sī qíng

    成语解释:私:不公开;密:秘密。
    指秘密的情话。

    成语出处:清・李渔《凰求凤・避色》:“你这等私情密语,他耳边只愁恹弃。”

  • 无米之炊

    zhī chuī

    成语解释:炊:做饭。
    没有米就做不出饭来。比喻办事缺乏最必要的条件。

    成语出处:清・钱谦益《钱牧斋尺牍》:“虽以尊阃贤能,能为无米之炊,而剜肉补疮,将火炙穴。”

  • 画沙聚米

    huà shā jù

    成语解释:在沙上画地图,聚米为山谷,指画军事形势,运筹决策。

    成语出处:清・钱谦益《李秀东六十寿序》:“[余]与之规舆图,讲战守,画沙聚米,方略井然。”

  • 扑朔迷离

    pū shuò

    成语解释:扑朔:兔脚搔爬;迷离:兔眼半闭。
    原指难辨兔的雄雌;比喻辨认不清是男是女。后来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容易看清真相。

    成语出处: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木兰诗》:“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 萎靡不振

    wěi bù zhèn

    成语解释:形容意志消沉。萎靡:精神颓丧;不振作;颓唐:消沉;振:振奋。

    成语出处:宋・马永卿《元城先生语录》上卷:“至嘉佑末年,天下之事似乎舒缓,委靡不振,当时士大夫亦自厌之,多有文字论列。”

  • 秘而不宣

    ér bù xuān

    成语解释:秘:不公开的;引申为隐匿;不能让别人知道;宣:公开。
    把知道的消息、情况隐秘起来;不告诉别人。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吕蒙传》:“密为肃陈三策,肃敬受之,秘而不宣。”

  • 水米无交

    shuǐ wú jiāo

    成语解释:指没有吃过别人一点东西。比喻为官清廉,不妄取民物。也比喻双方毫无往来。

    成语出处:元・孙仲章《勘头巾》第二折:“这河南府有个能吏张鼎,刀笔上虽则是个狠偻儸,却与百姓水米无交。”

  • 甜言蜜语

    tián yán

    成语解释:说的话像蜜糖一样甜。比喻动听而骗人的话。

    成语出处:《敦煌变文集・捉季布传文》:“季布得之心中怕,甜言蜜语却安存。”

  • 细针密缕

    xì zhēn

    成语解释:针线细密;缝制精致。比喻周到细致。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6回:“这位姑娘虽是细针密缕的一个心思,却是海阔天空的一个性气,平日在一切琐屑小节上本就不大经心。”

  • 弥天大谎

    tiān dà huǎng

    成语解释:弥:充满。
    天大的谎话。

    成语出处:元・王伯成《李太白贬夜郎》:“那厮主置定乱宫心,酝酿着漫天谎。”

  • 欲盖弥彰

    yù gài zhāng

    成语解释:盖:遮掩;弥:更加;彰:明显。
    要掩盖坏事的真相;结果反而暴露得更加明显。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七年》:“或求名而不得,或欲盖而名章,惩不义也。”

  • 之死靡它

    zhī sǐ

    成语解释:之:到;靡:没有;它:别的。
    到死也不变心。形容爱情专一,致死不变。现也形容立场坚定。

    成语出处:《诗经・鄘风・柏舟》:“之死矢靡它。”

  • 秋荼密网

    qiū tú wǎng

    成语解释:荼:茅草上的白花。
    秋天繁茂的茅草白花,网眼细密的鱼网。比喻刑罚繁苛。

    成语出处:汉・桓宽《盐铁论・刑德》:“昔秦法繁于秋荼,而网密于凝脂。”

  • 望风披靡

    wàng fēng pī

    成语解释:草木随风倒伏。比喻军队毫无斗志;老远看到对方的气势很盛;没交锋就溃散了。披靡:草木随风倒伏。

    成语出处:汉・司马相如《上林赋》:“应风披靡,吐芳扬烈。”

  • 云迷雾罩

    yún wù zhào

    成语解释:见“云迷雾锁”。

    成语出处:明・李开先《宝剑记》第三七出:“忽然间昏惨惨云迷雾罩,疏剌剌风吹叶落,振山林声声虎啸,绕溪涧哀哀猿叫。”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