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拼音索引
  4. M
  5. man

man的成语(共407个)

  • 疮痍满目

    chuāng yí mǎn

    成语解释:疮痍:创伤;比喻战争或自然灾害之后的景象。
    多用于比喻因战争或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破坏。眼睛所看见的都是残破凄凉的景象。比喻遭破坏的程度极为严重。也作“满目疮痍”。

    成语出处:清・李渔《风筝误・和鹞》:“征鼙聒耳乡音杳,疮痍满目亲人少。”

  • 桃李满天下

    táo lǐ mǎn tiān xià

    成语解释:比喻一个人的学生很多;各地都有。桃李:桃树和李树;比喻老师教的学生。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春和令公绿野堂种花》:“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 恶贯满盈

    è guàn mǎn yíng

    成语解释:恶:罪恶;贯:穿钱的绳子;每一千枚为一贯;盈:满。
    罪恶多得像穿钱一样;已经穿满了一贯还没完。形容罪大恶极已经到该受惩罚的时候了。

    成语出处:《尚书・泰誓》上:“商罪贯盈,天命诛之。”

  • 高朋满座

    gāo péng mǎn zuò

    成语解释:高:高贵。
    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形容宾客很多。

    成语出处:唐・王勃《滕王阁序》:“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 不蔓不枝

    màn bù zhī

    成语解释:蔓:蔓延;枝:生枝节。
    原指莲茎不蔓延也不分枝。

    成语出处:宋・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 踌躇满志

    chóu chú mǎn zhì

    成语解释:踌躇:从容自得的样子;满:满足;志:心意。
    形容心满意足或十分得意的样子。多指对己所得的成就十分得意。

    成语出处:庄周《庄子・养生主》:“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 山雨欲来风满楼

    shān yǔ yù lái fēng mǎn lóu

    成语解释: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情势。

    成语出处:唐・许浑《咸阳城东楼》诗:“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 满怀心腹事,尽在不言中

    mǎn huái xīn fù shì , jìn zài bù yán zhōng
  • 哑子漫尝黄柏味,自家有苦自家知

    yǎ zǐ màn cháng huáng bǎi wèi , zì jiā yǒu kǔ zì jiā zhī

    成语解释:哑子:哑巴;黄柏:黄檗,味苦。
    哑子尝到黄柏的苦味,知苦说不出。比喻有苦难言。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回:“文姜深闺寂寞,怀念诸儿,病势愈加,却是胸中展转,难以出口。正是‘哑子漫尝黄柏味,自家有苦自家知。’”

  • 功德圆满

    gōng dé yuán mǎn

    成语解释:比喻举办事情圆满结束。

    成语出处:唐・陈集原《龙龛道场铭》:“更于道场之南造释迦尊像一座,遂得不日而成,功德圆满。”

  • 金玉满堂

    jīn yù mǎn táng

    成语解释:金、玉:黄金和美玉。
    指黄金宝石满堂都是。形容财富之多。后也用于比喻富有才学。

    成语出处:先秦・李耳《老子》第九章:“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 水漫金山

    shuǐ màn jīn shān

    成语解释:神话故事。金山,在江苏省镇江市。

    成语出处:《白雪遗音・马头调・雷峰塔》:“金山寺里法海一见许仙,面带妖色,不放下山。怒恼白蛇,忙唤青儿,带领着虾兵蟹将,这才水漫金山。”

  • 水满金山

    shuǐ mǎn jīn shān

    成语解释:见“水漫金山”。

    成语出处:鲁迅《坟・论雷峰塔的倒掉》:“便将他藏在金山寺的法座后,白蛇娘娘来寻夫,于是就水满金山。”

  • 满城风雨

    mǎn chéng fēng yǔ

    成语解释:满城:指全城各处。
    城里到处刮风下雨。原形容秋天景色。后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

    成语出处:宋・释惠洪《冷斋夜话》第四卷:“昨日宵卧,闻搅林风雨声,遂起题壁曰:‘满城风雨近重阳’,忽催税人至,遂败意,只此一句寄举。”

  • 漫无边际

    màn wú biān jì

    成语解释:漫:不受约束;随便;边际:边缘;界限。
    大水广阔;一望无际。形容非常广阔;一眼望不到边。或指谈话、写文章等没有中心;离题很远。也作“茫无边际、渺无边际。”。

    成语出处: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24章:“只向黎说了一些海阔天空、漫无边际的话。”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