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拼音索引
  4. L
  5. long

long的成语(共565个)

  • 活龙活现

    huó lóng huó xiàn

    成语解释:龙:古代传说的一种灵怪动物。
    指像活的龙出现一样。形容神情生动逼真;好像就在眼前。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五:“再说王氏闻丈夫凶信,初时也疑惑,被吕宝说得活龙活现,也信了。”

  • 八面玲珑

    bā miàn líng lóng

    成语解释:玲珑:透亮;清澈的样子;也指人机灵、灵巧。
    原指室内各面窗户敞通明亮。后形容为人机灵;善于应付。

    成语出处:唐・黄滔《黄御史集・大唐福州报恩定光多宝塔碑记》:“七面八面玲珑。”

  • 笔走龙蛇

    bǐ zǒu lóng shé

    成语解释:笔一挥动就能呈现出龙蛇舞动的神态。

    成语出处:唐・李白《草书歌行》:“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 强龙不压地头蛇

    qiáng lóng bù yā dì tóu shé

    成语解释:比喻实力强大者也难对付当地的势力。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5回:“你也忒自重了,更不让我远乡之僧--也罢,这正是'强龙不压地头蛇'。”

  • 画龙点睛

    huà lóng diǎn jīng

    成语解释:画龙之后再点上眼睛。比喻在关键地方简明扼要地点明要旨;使内容生动传神。也比喻在整体中突出重点。

    成语出处: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

  • 黑咕隆咚

    hēi gū lōng dōng

    成语解释:很黑暗。

    成语出处:冯志《敌后武工队》第21章:“将他关进黑咕隆咚的牲口房里,摘掉包裹他脑袋的汉奸旗。”

  • 得陇望蜀

    lǒng wàng shǔ

    成语解释:陇:古代地名;相当于今甘肃东部;蜀:古代地名;相当于四川中西部。
    得到了陇地后;又希望取得蜀地。比喻得到了这个;还想要那个;贪心不足。

    成语出处:《东观汉记・隗嚣传》:“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

  • 白龙微服

    bái lóng wēi fú

    成语解释:比喻贵人微服出行,恐有估计不到的灾祸。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说苑・正谏》:“昔白龙下清泠之渊,化为鱼。渔者豫且射中其目。”

  • 乘龙快婿

    chéng lóng kuài xù

    成语解释:乘龙:好比乘坐于龙上得道成仙;快婿:称意的女婿。
    旧指才貌双全的女婿。也用作称誉别人的女婿。

    成语出处:晋・张方《楚国先贤传》:“时人谓桓叔元两女俱乘龙,言得婿如龙也。”

  • 黑漆皮灯笼

    hēi qī pí dēng lóng

    成语解释:①涂以黑漆的灯笼。形容社会腐败黑暗。②形容懵然无知。

    成语出处:明・陶宗仪《辍耕录・阑驾上书》:“赃吏贪婪而不问,良民涂炭而罔知。闾阎失望,田里寒心,乃歌曰:九重丹诏颁恩至,万两黄金奉使回……又歌曰:官吏黑漆皮灯笼,奉使来时添一重。”

  • 神龙见首不见尾

    shén lóng jiàn shǒu bù jiàn wěi

    成语解释:原是谈诗的神韵,后比喻人的行踪诡秘,刚一露面又不见了。也比喻言辞闪烁,使人捉摸不透。

    成语出处:清・赵执信《谈龙录》:“诗如神龙,见其首不见其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安得全体?”

  • 不痴不聋,不作阿家翁

    bù chī bù lóng , bù zuò ē jiā wēng

    成语解释:指作为一家之主,对下辈的过失要能装糊涂。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92回:“又道‘不痴不聋,不作阿家翁’。这个笑话,细细想去,却很有意味。”

  • 车水马龙

    chē shuǐ mǎ lóng

    成语解释:车络绎不绝;有如流水;马首尾相接;好像游龙。形容沿途车马很多;成群结队;繁华热闹的场面。也作“马龙车水”。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 虎穴龙潭

    hǔ xué lóng tán

    成语解释:龙潜居的深水坑,老虎藏身的巢穴。比喻极险恶的地方。

    成语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70回:“抵住孔宣的刀。二将又战在虎穴龙潭之中。”

  • 虎踞龙盘

    hǔ jù lóng pán

    成语解释:踞:蹲或坐;盘:盘绕。
    原指石头城(南京城)象猛虎蹲在西面;钟山象蛟龙盘绕在东面。形容地势险要。

    成语出处:北周 庾信《庾子山集・卷一・哀江南赋》:“昔之虎踞龙盘,加以黄旗紫气。”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