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拼音索引
  4. L
  5. ling

ling的成语(共494个)

  • 发号施令

    fā hào shī lìng

    成语解释:发、施:发布;下达;号:号令、命令。
    发布命令;下达指示;进行指挥。

    成语出处:《尚书・冏命》:“发号施令,罔有不臧。”

  • 强不凌弱

    qiáng bù líng ruò

    成语解释:强大的不欺凌弱小的。

    成语出处: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奸劫弑臣》:“故其治国也,正明法,陈严刑,将以救群生之乱,去天下之祸,使强不凌弱,众不暴寡。”

  • 令行禁止

    lìng xíng jìn zhǐ

    成语解释:令:命令。
    行:执行;施行;禁:禁令;止:停止。
    有令必行;命令发布就马上行动;有禁必止;命令停止就立刻停止。形容法令通畅而严明。

    成语出处:《逸周书・文传》:“令行禁止,王始也。”

  • 巧言令色

    qiǎo yán lìng

    成语解释:令色:讨好的表情。
    形容用花言巧语和谄媚的态度讨好于人。

    成语出处:《尚书・皋陶谟》:“何迁乎有苗,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

  • 利令智昏

    lìng zhì hūn

    成语解释:利:利益、私利;令:使;智:理智;昏:昏乱;神志不清楚。
    形容因贪图私利;使人头脑发昏;甚至失去理智。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赞》:“鄙语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贪冯亭邪说,使赵陷长平四十余万众,邯郸几亡。”

  • 生灵涂炭

    shēng líng tú tàn

    成语解释:生灵:生民;百姓;涂炭:烂泥和炭火。
    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成语出处:《晋书・苻丕载记》:“先帝晏驾贼庭,京师鞠为戎穴,神州萧条,生灵涂炭。”

  • 振领提纲

    zhèn lǐng tí gāng

    成语解释:提纲挈领。

    成语出处:唐・魏征《隋书・文学传・潘徽》:“总括油素,躬披缃缥,芟芜刈楚,振领提纲,去其繁杂,撮其指要,勒成一家,名曰《江都集礼》。”

  • 令人发指

    lìng rén fà zhǐ

    成语解释:令:使得;发指:头发竖起来。
    愤怒得使人头发都竖直起来。也作“令人发竖。”。

    成语出处:庄周《庄子・盗跖》:“谒者入通,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

  • 发宪布令

    fā xiàn bù lìng

    成语解释:犹发号施令。

    成语出处:《墨子・尚同下》:“试用家君发宪布令其家。”

  • 提纲挈领

    tí gāng qiè lǐng

    成语解释:抓住纲绳;提起衣领。比喻抓住要领;简明扼要。纲:鱼网的总绳;挈:提起。

    成语出处:先秦・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善张网者引其纲,不一一摄万目而后得。”

  • 倒裳索领

    dào cháng suǒ lǐng

    成语解释:索:搜寻、寻求。
    把衣裳倒过来寻找领口。比喻办事抓不到要点。

    成语出处:《邓析子・无厚篇》:“驱逸足于庭,求猿捷于槛,斯逆理而求之,犹倒裳而索领。”

  • 军令如山

    jūn lìng rú shān

    成语解释:军事命令像山一样不可动摇。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9回:“云长曰:‘愿依军法。’孔明曰:‘如此,立下文书。’云长便与了军令状。”

  • 掩耳盗铃

    yǎn ěr dào líng

    成语解释:掩:遮盖;盗:偷。
    把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不会听见。比喻自欺欺人。

    成语出处: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 福至心灵

    fú zhì xīn líng

    成语解释:福气一来;心也变得灵巧起来。多用来奉承人得意时思想灵活;言行适宜;含有诙谐之意。

    成语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五代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鄙语有之:福至归灵,祸来神昧。”

  • 寿陵匍匐

    shòu líng pú fú

    成语解释:寿陵:古燕国地名;匍匐:伏地而行。
    比喻模仿别人不到家,反而连自己原来所会的东西也忘掉了。

    成语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杂文》:“可谓寿陵匍匐,非复邯郸之步。”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