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的成语(共887个)
模棱两可
成语解释:模棱:说话处事含混;两可:这样也行;那样也行。
形容对事情的两面没有明确的态度或主张。成语出处:《旧唐书・苏味道传》:“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
南山可移
成语解释:南山:终南山。
比喻已经定案,不可更改。成语出处:《旧唐书・李元纮传》:“南山或可改移,此判终无摇动。”
摸棱两可
成语解释:握持棱角,两端皆可。比喻遇事不决断可否,不分是非。
成语出处:《旧唐书・苏味道传》:“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摸棱以持两端可矣。”
唾手可取
成语解释:很容易就能得到。
成语出处:北宋《新唐书・褚遂良传》:“但遣一二慎将,付锐兵十万,翔会云輣,唾手可取。”
渴骥奔泉
成语解释:骥:骏马。
如同骏马口渴思饮,飞快奔赴甘泉一般。形容书法笔势矫健。也比喻迫切的欲望。成语出处:北宋《新唐书・徐浩传》:“尝书四十二幅屏,八体皆备,草隶尤工。世状其法曰:‘怒猊抉石,渴骥奔泉’云。”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成语解释:指时机难得,必需抓紧,不可错过。
成语出处:《旧五代史・晋书・安重荣传》:“仰认睿智,深惟匿瑕,其如天道人心,难以违拒,须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顷刻之间
成语解释:顷刻:片刻。
指极其短暂的时间。成语出处:《旧五代史・周书・太祖记》:“纷纭而逼胁愈间,顷刻之间,安危莫保。”
五子登科
成语解释:用作结婚的祝福词或吉祥语。
成语出处:元《宋史・窦仪传》记载:宋代窦禹钧的五个儿子仪、俨、侃、偁、僖相继及第,故称“五子登科”。
俭可养廉
成语解释:俭:节俭;廉:廉洁。
节俭可以养成廉洁的操守。成语出处:元《宋史・范纯仁传》:“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恪守成宪
成语解释:谨守既定的法令,毫不通融。
成语出处:《元史・完泽传》:“元贞以来,朝廷恪守成宪,诏书屡下,散财发粟,不惜巨万,以颁赐百姓,当时以贤相称之。”
横科暴敛
成语解释:同“横征暴赋”。
成语出处:《元史・外夷传一・高丽》:“佥议司官不肯供报民户版籍,州县疆界,本国横科暴敛,民少官多,刑罚不一,若止依本俗行事,实难抚治。”
依违两可
成语解释:依:赞成;违:反对;两可:二者都可以。
指对问题态度犹豫,没有确定的意见。成语出处:《明史・方从哲传》:“举朝力争,从哲依违两可。”
献替可否
成语解释:同“献可替否”。
成语出处:《明史・职官志》:“掌献替可否,奉陈规诲。”
高不可登
成语解释:登:升,上。
高得不能到达。形容难以达到。也形容人高高在上,使人难接近。成语出处:汉・陈淋《为曹洪与魏文帝书》:“且夫墨子之守,萦带为垣,高不可登。”
反手可得
成语解释:反:翻转。
翻转手掌学可得到。形容极其易得。成语出处:《荀子・非相》:“诛旦公,定楚国,如反手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