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u的成语(共411个)
画虎类狗
成语解释:类:象。
画老虎不成,却象狗。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也。”
兔死狗烹
成语解释:野兔捕杀了;猎狗无用;被煮着吃了。比喻事情成功之后;把效力有功的人抛弃或杀掉。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获兔烹狗
成语解释:比喻事成后排斥以至杀害有功之臣。
成语出处:清・梁启超《论中国之将强》:“南洋一带,苟微华人,必不有今日。今虽获兔烹狗,得鱼忘筌。”
卖狗悬羊
成语解释:犹言挂羊头卖狗肉。意谓名不副实。
成语出处:明・苏子文《桂枝香》:“卖狗悬羊,驴粪毯儿外面光,瞒不慌。”
鸡飞狗走
成语解释:走:跑。
鸡乱飞,狗乱跑。形容因极端惊恐而混乱不堪。成语出处:清・吴趼人《痛史》第13回:“你看前两天那种搜索的样子,只就我们歇宿的那一家客寓,已经是闹得鸡飞狗走,鬼哭神号。”
鸡鸣狗盗
成语解释:指微不足道的技能;也指具有这类技能的人。常形容偷偷摸摸等不正当的行为。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游侠传》:“皆藉王公之势,竞为游侠,鸡鸣狗盗,无不宾礼。”
指鸡骂狗
成语解释:指着鸡骂狗。比喻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是骂那个人。
成语出处: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李大嫂子,别指鸡骂狗,倒是谁白吃白喝?”
偷鸡摸狗
成语解释:指小偷小摸。也指乱搞男女关系。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6回:“小人如今在此,只做得些偷鸡盗狗的勾当,几时是了;跟随二位哥哥上山去,却不好?”
鸡零狗碎
成语解释:形容事物零零碎碎;不成系统。
成语出处:茅盾《雨天杂写》:“则此一特点不能不有一佳名,故拟题曰:‘鸡零狗碎’云尔。”
打鸡骂狗
成语解释:比喻旁敲侧击地漫骂,以发泄对某人的不满。
成语出处:鲁迅《彷徨・肥皂》:“你今天怎么尽闹脾气,连吃饭时候也是打鸡骂狗的。”
淮王鸡狗
成语解释:比喻攀附别人而得势的人。
成语出处:晋・葛洪《神仙传・刘安》:“时人传八公、安临去时,余药器置在中庭。鸡犬舐啄之,尽得升天。”
狗尾续貂
成语解释:貂尾不够;就用狗尾来补充。貂:指古代皇帝侍从官员用作帽饰的貂尾。
原讽刺所封官爵太滥;后比喻用次品续在珍品之后。多指后来续写的文学作品不如原来的好。成语出处:宋・孙光宪《北梦琐言》第18卷:“乱离以来,官爵过滥,封王作辅,狗尾续貂。”
丧家之狗
成语解释:失去靠山,无家可归者或丧失了主子、惶张惊恐,无处投奔者。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二折:“他两个忙忙如丧家之狗,急急似漏网之鱼。”
狗拿耗子
成语解释:比喻做外行事或多管闲事。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4回:“你这孩子,才叫他娘的‘狗拿耗子’呢!你又懂得几篇儿几篇儿。”
狗皮膏药
成语解释:中医用狗皮膏药消肿止痛。比喻骗人的货色。
成语出处:刘复《自序》:“再往下说,那就是信口开河,不如到庙会上卖狗皮膏药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