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拼音索引
  4. E
  5. er

er的成语(共1771个)

  • 可望而不可即

    kě wàng ér bù kě jí

    成语解释:能望见,但达不到或不能接近。常比喻目前还不能实现的事物。

    成语出处:唐・宋之问《明河篇》:“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明・刘基《登卧龙山写怀二十八韵》:“白云在青天,可望不可即。”

  • 口惠而实不至

    kǒu huì ér shí bù zhì

    成语解释:惠:给人以好处;至:到。
    只在口头上答应给别人好处;而实际的利益却到不了别人身上。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表记》:“口惠而实不至,怨灾及其身。”

  • 不管三七二十一

    bù guǎn sān qī èr shí yī

    成语解释: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左手交银,右手交人,若三日没有来时,老身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公子不公子,一顿孤拐打那光棍出去。”

  • 置之死地而后生

    zhì zhī sǐ dì ér hòu shēng

    成语解释:原指作战把军队布置在无法退却、只有战死的境地,兵士就会奋勇前进,杀敌取胜。后比喻事先断绝退路,就能下决心,取得成功。

    成语出处:先秦・孙武《孙子・九地》:“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 三过家门而不入

    sān guò jiā mén ér bù rù

    成语解释:指夏禹治水的故事,比喻热心工作,因公忘私。

    成语出处:陶铸《崇高的理想》:“如众所周知的,夏禹在治水十三年中,三过家门而不入……”

  • 牵一发而动全身

    qiān yī fà ér dòng quán shēn

    成语解释:比喻动极小的部分就会影响全局。

    成语出处:清・龚自珍《上大学士书》:“故事何足拘泥?但天下事,有牵一发而全身为之动者,不得不引申触类及之也。”

  •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zhǐ zhī qí shān , bù zhī qí èr

    成语解释:只知道事物的一方面,而不知道它的另一方面。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天地》:“识其一,不知其二,治其内,而不治其外。”

  • 重足而立,侧目而视

    chóng zú ér lì , cè mù ér shì

    成语解释:重足:双脚并拢;侧目:斜着眼睛。
    形容畏惧而愤恨的样子。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汲郑列传》:“今天下重足而立,侧目而视矣。”

  • 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yǎng ér fáng lǎo , jī gǔ fáng jī

    成语解释:指养育儿子以防老年无依靠,保存谷物为防备饥荒。

    成语出处:宋・左圭《百川学海》:“临刑无惧色,曰:‘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太守曾天游奏之,乃免死。”

  • 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guó bì zì fá , ér hòu rén fá zhī

    成语解释:伐:讨伐。
    一个国家必定先有自取讨伐的原因,然后别人才来攻伐。比喻事情变化要从内部找原因。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离娄上》:“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 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míng chá qiū háo zhī mò , ér bù jiàn yú xīn

    成语解释:眼力能看到一根毫毛的末梢,而看不到一车柴草。比喻只看到小处,看不到大处。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 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zhī zhī qí rán , ér bù zhī qí suǒ yǐ rán

    成语解释:然:这样。
    只知道是这样,却不知道为什么是这样。形容只了解表面现象,不了解事物的本质或事情的根底。

    成语出处:《庄子•秋水》:“今予动吾天机,而不知其所以然。”南朝·梁·刘孝标《辩命论》:“自然者,物见其然,不知所以然;同焉皆得,不知所以得。”

  • 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rú rù zhī lán zhī shì , jiǔ ér bù wén qí xiāng

    成语解释:芝:通“芷”,香草;兰:香草。
    好像进入满是香草的房间,闻久了就不能闻出香味。比喻在某种环境里呆久了,习以为常。

    成语出处: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 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rú rù bào yú zhī sì , jiǔ ér bù wén qí chòu

    成语解释:鲍鱼:咸鱼;肆:店铺。
    如同进入咸鱼店,时间一长就闻不到它的腥臭味。比喻环境对人的熏染和影响。

    成语出处: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六本》:“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

    yī bù èr shí sì shǐ , bù zhī cóng hé shuō qǐ

    成语解释:二十四史:清乾隆时刻《史记》等24部史书。
    比喻情况复杂,头绪繁多,不知从哪里说起才好。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序:“觉世间变幻之态,无有过于中国官场者……尝苦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处说起。”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