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拼音索引
  4. D
  5. duo

duo的成语(共526个)

  • 先声夺人

    xiān shēng duó rén

    成语解释:声:声势;夺人:指动摇人心。
    先张扬自己的声势以压倒对方。也比喻做事抢先一步。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军志有之:先人有夺人之心,后人有待其衰。”

  • 博学多闻

    bó xué duō wén

    成语解释:博学:广博。
    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成语出处:《文子・精诚》:“虽博学多闻,不免于乱。”

  • 言多必失

    yán duō bì shī

    成语解释:言:话;失:失误;错误。
    话说得多了;一定有失误的地方。

    成语出处:《鬼谷子・本经符》:“言多必有数短之处。”

  • 乐嗟苦咄

    lè jiē kǔ duō

    成语解释:高兴时招唤,不高兴时责骂。形容对人态度恶劣。

    成语出处:《鹖冠子・博选》:“凭几据杖指麾而使则厮役者至,乐嗟苦咄则徒隶之人至矣。”

  • 强词夺理

    qiǎng cí duó

    成语解释:指无理强辩;想说成有理的。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座上一人忽曰:‘孔明所言,皆强词夺理,均非正论,不必再言。”

  • 诡计多端

    guǐ jì duō duān

    成语解释:诡计:欺诈的计谋;端:事物的另一头;一方面。
    狡诈的计谋是多方面的。形容坏主意很多。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7回:“绪曰:‘维诡计多端,诈取雍州。’”

  • 凶多吉少

    xiōng duō jí shǎo

    成语解释:估计事态可能向坏的方面发展;趋势不妙。凶:不吉利。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今日且把这慈悲心略收收,待过了此山再发慈悲吧。这去处凶多吉少。”

  • 争名夺利

    zhēng míng duó

    成语解释:争夺名位和利益。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一回:“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

  • 作恶多端

    zuò è duō duān

    成语解释:恶:犯罪的事;极坏的行为;端:项目;方面。
    形容做的坏事极多。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2回:“想当初作恶多端,这三四日斋戒,那里就积得过来。”

  • 随风转舵

    suí fēng zhuǎn duò

    成语解释:比喻顺着情势改变态度。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98回:“眼见得城池也不济事了,各人自思,随风转舵。”

  •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duō yī shì bù rú shǎo yī shì

    成语解释:指不管闲事,事情越少越好。

    成语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二回:“现在国家正当多事之秋,那王公大臣只是恐怕耽处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弄得百事俱废,将来又是怎样个了局?”

  • 东躲西跑

    dōng duǒ xī pǎo

    成语解释:躲:躲藏,避开。
    形容四处逃散,分头躲藏。形容极为惊慌。

    成语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五回:“这番遇了秦叔宝,里外夹攻,杀得东躲西跑,南奔北窜。”

  • 攻城夺地

    gōng chéng duó

    成语解释:攻:攻打,进攻。
    攻打城市,掠夺土地。

    成语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7回:“那二十四员番将,又必各有跟随的番汉军士,共计当有万余人,行动与攻城夺地者何异!”

  • 自甘堕落

    zì gān duò luò

    成语解释:自己甘心思想行为向坏的方向发展。

    成语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2回:“你前程有在,但须澄心猛省,不可自甘堕落。”

  • 搓手跺脚

    cuō shǒu duò jiǎo

    成语解释:搓:手相摩。
    形容焦急不耐烦的样子。

    成语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28回:“自己又不会水,急得他在亭子上搓手跺脚,无法可施。”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