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拼音索引
  4. D
  5. dou

dou的成语(共302个)

  • 尺板斗食

    chǐ bǎn dòu shí

    成语解释:旧时形容小官位低禄少。

    成语出处:唐・姚思廉《梁书・王僧孺传》:“久为尺板斗食之吏,以从皂衣黑绶之役。”

  • 泰山北斗

    tài shān běi dǒu

    成语解释:泰山:东岳,在山东省泰安市;北斗:北斗星。
    比喻道德高、名望重或有卓越成就为众人所敬仰的人。

    成语出处:北宋《新唐书・韩愈传赞》:“自愈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

  • 两豆塞耳

    liǎng dòu sāi ěr

    成语解释:比喻为局部的或暂时的现象所迷惑,不能认清全局或看到根本。

    成语出处:《鹖冠子・天则》:“夫耳之主听,目之主明。一叶蔽目,不见太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

  • 双豆塞聪

    shuāng dòu sāi cōng

    成语解释:聪:听觉灵敏。
    用两粒豆子塞住耳朵。比喻被暂时的现象和眼前的利益所蒙蔽,看不到事物的全貌和本质。

    成语出处:《鹖冠子・天则》:“夫耳之主听,目之主明。一叶蔽目,不见太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唐・聂夷中《杂兴》:两叶能蔽目,双豆能塞聪。

  • 一叶两豆

    yī yè liǎng dòu

    成语解释: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成语出处:《鹖冠子・天则》:一叶蔽目,不见太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

  • 斗柄指东

    dǒu bǐng zhǐ dōng

    成语解释:北斗星的柄指向东方。指节气已到立春。

    成语出处:《鹖冠子・环流》:斗柄东指,天下皆春。

  • 研京练都

    yán jīng liàn dōu

    成语解释:语本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张衡研京以十年,左思练都以一纪,虽有巨文,亦思之缓也。
    ”言张衡作《二京赋》构思十年乃成,左思作《三都赋》构思十二年(《晋书·左思传》作“十年”)乃成,后因以“研京练都”谓文思缜密而迟缓。

    成语出处:语出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张衡研京以十年,左思练都以一纪,虽有巨文,亦思之缓也。”言张衡作《二京赋》构思十年乃成,左思作《三都赋》构思十二年(《晋书・左思传》作“十年”)乃成。

  • 负气斗狠

    fù qì dǒu hěn

    成语解释:负气:赌气;斗狠:发狠。
    恃其意气,发狠而为。

    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一回:“却怕是负气斗狠,逃了出来的。”

  • 煮豆燃萁

    zhǔ dòu rán qí

    成语解释:用豆秸煮豆子;原比喻弟兄间互相残害。今比喻自家人闹不团结;自相伤害。燃:烧;萁:豆秸。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 大秤小斗

    dà chèng xiǎo dǒu

    成语解释:秤:称重的器皿。
    使用超出标准的秤进,小于标准的斗出,进行盘剥克扣。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7卷:“不用大秤小斗,不违例克剥人财,坑人陷人。”

  • 斗酒百篇

    dǒu jiǔ bǎi piān

    成语解释:饮一斗酒作百篇诗。形容能饮酒善做诗;才情豪放锐敏。斗:古代盛酒器皿。

    成语出处:唐・杜甫《饮中八仙歌》:“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 斗转星移

    dǒu zhuǎn xīng yí

    成语解释:北斗转换了方向;星辰移了位置。形容时间的流逝;岁月的变迁。斗:北斗星;星:星辰。

    成语出处: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闲云潭影日悠悠,物转星移几度秋。”

  • 豆蔻年华

    dòu kòu nián huá

    成语解释:豆蔻:一种花色淡黄、果实含香可入药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少女。
    指少女十三四岁的妙龄年代。

    成语出处:唐・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 一天星斗

    yī tiān xīng dǒu

    成语解释:比喻事情多而杂乱。

    成语出处:唐・杜牧《华清宫三十韵》:“雷霆驰号令,星斗焕文章。”

  • 勾心斗角

    gōu xīn dòu jiǎo

    成语解释:原指宫室建筑结构的交错和精巧。后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

    成语出处:唐・杜牧《阿房宫赋》:“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