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的成语(共690个)
淡妆浓抹
成语解释:妆:化妆;抹:抹粉。
指淡雅和浓艳两种不同的妆饰打扮。成语出处: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殚精竭虑
成语解释:用尽精力;费尽心思(殚;竭:用尽;虑:心思)。
成语出处:明・胡应麟《诗薮》:“其用总之工,传情之文宛,有唐人竭精殚力不能追步者。”
殚精竭力
成语解释:犹殚精毕力。
成语出处:明・胡应麟《诗薮・古体中》:“而其叙致周折,语意神奇处,更千百年大匠国工,殚精竭力不能恍惚。”
形单影只
成语解释:形容孤独;没有同伴。形:身体;单:孤单;影:身影;只:指单独。
成语出处:唐・韩愈《祭十二郎文》:“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唯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
影只形单
成语解释:犹形单影只。
成语出处:元・高明《琵琶记》第五出:“[生]非是我要埋冤,只愁他影只形单,我出去有谁看管。”
形只影单
成语解释:同“形单影只”。
成语出处:明・高明《琵琶记・丹陛陈情》:“但臣亲老鬓发白,筋力皆癯瘁。形只影单,无兄弟,谁奉侍?”
胆战心惊
成语解释:战:通“颤”,发抖。
形容十分害怕。成语出处:元・郑光祖《刍梅香》第三折:“见他时胆战心惊,把似你无人处休眠思梦想。”
闻风丧胆
成语解释:听到一些风声就吓破了胆。形容极度恐惧。丧胆:吓破胆。
成语出处:唐・李德裕《授张仲武东面招抚回鹘使制》:“故能望影揣情,已探致虏之术;岂止闻风破胆,益坚慕义之心。”
心惊胆战
成语解释:形容内心极度惊惧恐慌。战:发抖。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萨真人夜断碧桃花》第三折:“一个个气昂昂性儿不善,他每都叫吼捋袖揎拳,走的我腿又酸又软,不由我不心惊胆战。”
心惊胆颤
成语解释:见“心惊胆战”。
成语出处:《秦并六国平话》上卷:“城前发喊,惊得赵王心惊胆颤,文武诸将仓皇无计。”
胆战心寒
成语解释:战:发抖。
形容害怕之极。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12回:“诸将见李逵等杀了这一阵,众人都胆战心寒,不敢出战。”
心胆俱碎
成语解释:见“心胆俱裂”。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82回:“于途中连得告急之报,军士已知家国被袭,心胆俱碎,又且远行疲敝,皆无斗志。”
担惊受怕
成语解释:惊:惊恐。
担受惊恐、害怕。成语出处:元・无名氏《盆儿鬼》第三折:“俺出门红月乍平西,归时犹未夕阳低,怎教俺担惊受怕着昏迷。”
贼人胆虚
成语解释:比喻做了坏事的人心里总是不踏实。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1回:“这本是鸳鸯戏语,叫他出来,谁知他贼人胆虚,只当鸳鸯已看见他的首尾了。”
提心吊胆
成语解释:吊:悬着;不塌实。
心和胆好像悬起来;不塌实。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7回:“众僧闻得此言,一个个提心吊胆,告天许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