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的成语(共615个)
博闻强识
成语解释:闻:见闻;识:记。
见闻学识广博;记忆力强。也作“博闻强记”、“博闻强志”。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日薄西山
成语解释:薄:迫近;西山:泛指西边的高山。
太阳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扬雄传》:“临汨罗而自损兮,恐日薄于西山。”
高义薄云
成语解释:薄:迫近。
原指文章表达的内容很有意义。后形容人很讲义气。成语出处:《宋书・谢灵运传论》:“贾谊、相如振芳尘于后,英辞润金石,高义薄云天。”
义薄云天
成语解释:正义之气上扬迫近青天。极言义气之盛;也指义理之高妙。
成语出处:《宋书・谢灵运传论》:“屈平、宋玉,导清源于前,贾谊、相如,振芳尘于后,英辞润金石,高义薄云天。”
丑声远播
成语解释:坏名声传播得很远。
成语出处:《宋书・卢陵孝献王义真传》:“咸阳之酷,丑声远播。”
菲食薄衣
成语解释:菲:微薄。
微薄的衣服,粗劣的食物。形容生活十分俭朴。成语出处:唐・姚思廉《梁书・武帝纪上》:“其中有可以率先卿士,准的甿庶,菲食薄衣,请自孤始。”
博采众长
成语解释:博:广泛;采:采纳;长:长处;优势。
广泛地吸取各家或各方面的优点、长处。成语出处:北齐 魏收《魏书・刘芳传》:“考括坟籍,博采群议。”
博览群书
成语解释:览:观看;阅读。
广泛阅读各种书籍。形容学识渊博。也作“博览群籍”。成语出处:《周书・庾信传》:“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也。……幼而俊迈,聪敏绝伦,博览群书,尤善《春秋左氏传》。”
衣钵相传
成语解释:中国禅宗师徒间道法传授,常常举行授与衣钵的仪式。比喻技术、学术的师徒相传。
成语出处:《旧唐书・方伎传・神秀》:“昔后魏末,有僧达摩者,本天竺王子,以护国出家,入南海,得禅宗妙法,云自释迦相传,有衣钵为记,世相付授。”
剥肤及髓
成语解释:比喻盘剥深重。
成语出处:北宋《新唐书・独孤及传》:“拥兵者第馆豆街陌,奴婢厌酒肉,而贫人羸饿就役,剥肤及髓。”
布帛菽粟
成语解释:帛:丝织品;菽:豆类;粟:小米,泛指粮食。
指生活必需品。比喻极平常而又不可缺少的东西。成语出处:元《宋史・程颐传》:“其言之旨,若布帛菽粟然,知德者尤尊崇之。”
妇姑勃谿
成语解释:指婆媳间的争吵与不和。比喻因日常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争吵。
成语出处:庄周《庄子・外物》:“室无空虚,则妇姑勃谿。”
高冠博带
成语解释:冠:帽子;博:大;带:衣带。
戴着高大的帽子,系着宽阔的衣带。形容儒生的装束。也比喻穿着礼服。成语出处:《墨子・公孟》:“昔者齐桓公,高冠博带,金剑木盾,以治其国。”
巍冠博带
成语解释:巍:高;博:阔。
高帽子和阔衣带。古代士大夫的装束。成语出处:《墨子・公孟》:昔者齐桓公,高冠博带,金剑木盾,以治其国。
大气磅礴
成语解释:磅礴:广大无边。
形容气势盛大。成语出处:荀况《荀子・性恶》:“杂能旁魄而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