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g的成语(共783个)
赔了夫人又折兵
成语解释:赔:蚀本;折:亏损。
比喻想算计别人;反而遭受双重损失。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5回:“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并行不悖
成语解释:悖:违背;抵触。
两种事物同时进行;没有什么冲突。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中庸》:“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兵贵神速
成语解释:贵:可贵;神速:特别迅速。
用兵以行动特别迅速为贵。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郭嘉传》:“太祖将征袁尚……嘉表曰:‘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趣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
兵不血刃
成语解释:兵:兵器;刃:刀剑等的锋利部分。
兵器上没有沾血。指未经激烈的流血战斗就取得了胜利。成语出处:先秦・荀况《荀子・议兵》:“故近者亲其善,远方慕其义,兵不血刃,远迩来服。”
按兵不动
成语解释:按:止住。
控制住军队;暂不行动;泛指接受任务后不肯行动。常用以表示持观望态度而不行动。成语出处: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召类》:“赵简子将袭卫,使史默往睹之。期以一月,六月而后反……赵简子按兵而不动。”
秉烛夜游
成语解释:秉:持。
拿着蜡烛;夜里游玩。旧指及时行乐。也比喻珍惜光阴。成语出处:唐・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画饼充饥
成语解释:画个饼子以解饥饿。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惠。也比喻借空想安慰自己。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卢毓传》:“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
百年之柄
成语解释:柄:权柄。
形容长久的大权。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彪传》:“主有专己之威,臣无百年之柄。”
纸上谈兵
成语解释:在纸上谈论用兵(兵:打仗;用兵)。
比喻不解决实际问题的空谈。成语出处:老舍《四世同堂》:“书生只喜欢纸上谈兵,只说而不去实行。”
强将手下无弱兵
成语解释:有本领的将领手下没有懦弱的兵。比喻好的领导必然能带出好的部属。
成语出处:宋・苏轼《题连公壁》:“俗语云:‘强将手下无弱兵’,真可信。”
兵来将敌,水来土堰
成语解释:敌:对抗;堰:拦河坝。
敌人来了派将军抵挡,大水来了用土去掩盖。比喻针锋相对,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对付办法。成语出处:元・无名氏《云台门》第一折:“兵来将敌,水来土堰,兄弟也,你领兵就随着我来,不可延迟也。”
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成语解释:政体容易更改,本性难于变移,比喻生性风格或既成的事实难以改变。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5卷:“常言道得好:‘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成语解释: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92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冰厚三尺,非一日之寒
成语解释:非:不是;寒:冷。
冰冻到三尺厚,不是一天冷造成的。比喻某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酝酿、积累的结果。成语出处:东汉・王充《论衡・壮留》:“故夫河冰结合,非一日之寒;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成语解释:病久了才去寻找治这种病的干艾叶。比喻凡事要平时准备,事到临头再想办法就来不及。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离娄上》:“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