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的成语(共588个)
明人不做暗事
成语解释:心地光明的人不做鬼鬼祟祟的事。比喻有意见当面提出,不在背后捣鬼。
成语出处:元・吴昌龄《张天师》第三折:“常言道:‘明人不做那暗事’,则俺这闭月羞花绝代姿,到如今自做出自当之,妆甚的谎子!”
既来之,则安之
成语解释: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必来。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季氏》:“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牛不喝水强按头
成语解释:比喻用强迫手段使就范。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46回:“家生女儿怎么样?‘牛不喝水强按头’吗?我不愿意,难道杀我老子娘不成!”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成语解释:比喻公开的攻击容易躲避,暗地里的攻击难以防备。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独角牛》:“孩儿也,一了说明枪好躲,暗箭难防。”
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
成语解释:施:加,给予。
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成语出处:春秋・齐・管仲《管子・版法解》:“度恕者,度之于己也。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
惶恐不安
成语解释:惶恐:惊慌、害怕。
惊慌、害怕得不得安宁。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王莽传下》:“人民正营。”唐・颜师古注:“正营,惶恐不安之意也。”
长治久安
成语解释:治:太平。
国家、社会长期太平安宁。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
明珠暗投
成语解释:原意是明亮的珍珠,暗里投在路上,使人看了都很惊奇。比喻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视。也比喻好东西落入不识货人的手里。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臣闻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暗投人于道路,人无不按剑相眄者。何则?无因而至前也。”
明察暗访
成语解释:察:调查研究;访:查询。
公开察看了解;暗中调查访问。指用不同方式;从不同方面进行调查了解。成语出处:清・林则徐《覆奉访察碎石工程情形折》:“臣仰奉谕旨,明察暗访,不必丞丞。”
居安思危
成语解释:居:处在。
处于安全的环境;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难。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十一年》:“《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柳暗花明
成语解释:绿柳成荫、繁花似锦的美丽景象。也比喻又是一番情景或进入一种新的境界。
成语出处:宋・陆游《游山西村》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生知安行
成语解释:生来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从容安然地实现天下的大道。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中庸》:“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惴惴不安
成语解释:指担心害怕(惴惴:恐惧、担忧的样子)。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小宛》:“惴惴小心,如临于谷。”
居安虑危
成语解释:同“居安思危”。
成语出处:《宋书・文五王传》:“龙舟所幸,理必利涉,然居安虑危,不可不惧。”
按甲不动
成语解释:甲:铠甲,古代战士的护身衣,引申为甲士,借指军队。
使军队暂不行动,以待时机。成语出处:《陈书・章昭达传》:宝应数挑战,昭达按甲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