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董仲书传》:“窃譬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
作宾语、定语;多用于夫妻之间。
所可惜者,埙篪和鸣,却又琴瑟失调。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九十九回
比喻夫妻不和。《歧路灯・第九十九回》:“兄弟两个析居又合爨,他弟弟读书,他自照管家务。所可惜者,埙箎和鸣,却又琴瑟失调。那位老嫂那个不省事、不晓理光景,邻舍街坊都是谈驳的。”亦作“琴瑟不调”。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