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ēijiǎ

虎威狐假

拼音
hǔ wēi hú jiǎ
注音
ㄏㄨˇ ㄨㄟ ㄏㄨˊ ㄐㄧㄚˇ
情感
贬义成语
近义词
狐假虎威

虎威狐假的意思解释

假:假借,凭借。
狐狸假借老虎的威风去吓唬其他野兽。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去欺压别人。

虎威狐假出处

北周・庾信《哀江南诗》:“或以集翼鷃披,虎威狐假。”

虎威狐假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借机欺压别人。

虎威狐假详细解释

虎威狐假释义

即“狐假虎威”。见“狐假虎威”条。

虎威狐假典故

此处所列为“狐假虎威”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狐假虎威”最早的典源出自于《尹文子》,后来有多本文献引及,其中最能表示“狐假虎威”意思的是《战国策》。《战国策》所记载的故事是这样的:战国时,昭奚恤是楚国有名的大将,威震四方。楚宣王便问群臣:“我听说北方国家都很怕昭奚恤,是这样吗?”群臣都无言以对,只有江一打了个比方说:“老虎专门捕猎各种动物为食,有一天抓到一只狐狸,狐狸说:『你敢吃我吗?天帝已命我为百兽之王,你若吃我就是违逆天帝的命令。如果不相信,可以走在我后面,看看其他动物见到我有什么反应。』于是老虎便半信半疑的跟在狐狸后面,所有动物看到都吓得逃走。老虎以为牠们真的是怕狐狸,而不知道其实野兽们怕的是牠自己。今天大王您有五千里的领地,有超过百万的大军,但统御军队的是昭奚恤,所以北方诸国其实怕的不是昭奚恤本人,而是您的军队啊!犹如野兽们怕的是老虎,而不是狐狸一样。”这个“狐假虎威”的故事,后来演变成为一句成语,用来比喻藉著有权者的威势欺压他人、作威作福。

虎威狐假书证

  • 01.北周・庾信〈哀江南赋〉:“或以隼翼鷃披,虎威狐假。沾渍锋镝,脂膏原野。”

虎威狐假翻译

  1. 英语 a donkey in a lion's hide

“虎威狐假”的单字解释

  • 】hǔ
    虎hǔ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虎口(a.喻危险境地;b.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虎穴(喻危险境地)。虎符(古代调兵的…
  • 】wēi
    威wēi表现出来使人敬畏的气魄:威力。威风。权威。凭借力量或势力:威胁。威慑。笔画数:9;部首:女;笔顺编号:131531534
  • 】hú
    狐hú哺乳动物的一属,形状略像狼。毛赤黄色,性狡猾多疑,遇见攻击时肛门放出臭气,乘机逃跑。皮可做衣服(通称“狐狸”):狐臭(腋下臭气)。狐肷(狐腋下和腹部的毛皮)。狐疑(多疑)。狐…
  • 】jiǎ
    假jiǎ不真实的,不是本来的,与“真”相对:假山。假话。假冒。假释。假死。虚假。真假。弄虚作假。借用,利用:假借。假货。假道(借路)。假手(利用他人为自己办事)。假公济私。不假思索…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