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ǒngréntīngwén

耸人听闻

拼音
sǒng rén tīng wén
注音
ㄙㄨㄥˇ ㄖㄣˊ ㄊㄧㄥ ㄨㄣˊ
情感
贬义成语
繁体
聳人聽聞
近义词
骇人听闻危言耸听
反义词
不足为奇司空见惯习以为常本来面目不偏不倚

耸人听闻的意思解释

耸:引起注意;使人吃惊。
指故意夸大事实或作过于激动的表情;使人听到或看了感到震惊。

耸人听闻出处

清・恽敬《杂记》:“豫章大镇,或书有不可达者,故托辞为此;抑为州将者,以此耸人听闻,豫绝系援,皆未可知。”

耸人听闻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耸人听闻例子

(1)这种人专爱传播那些耸人听闻的消息。(2)许多资产阶级报纸为了推广销路,经常刊登一些耸人听闻的消息,吸引读者。

耸人听闻正音

“耸”,读作“sǒng”,不能读作“cǒng”。

耸人听闻辨形

“耸”,不能写作“”。

耸人听闻辨析

耸人听闻”与“骇人听闻”区别在于:“耸人听闻”偏重于“耸”;指让人震惊;一般指不符实际的事情;“骇人听闻”偏重于“骇”;指让人害怕;多指凶残的坏事。

耸人听闻详细解释

耸人听闻释义

“耸人听闻”之“耸人”,典源作“耸动”。使人听后大为惊骇。※语或本宋・周密《齐东野语・卷七・洪君畴》。△“危言耸听”、“骇人听闻”、“耸动人听

耸人听闻典源

※宋・周密《齐东野语・卷七・洪君畴》

近世敢言之士,虽间有之,然能终始一节,明目张胆,言人之所难者,绝无而仅有,曰温陵洪公天锡君畴一人而已。方宝祐间,宦寺肆横,簸弄天纲,外阃朝绅,多山门下,庙堂不敢言,台谏长其恶,或饵其利,或畏其威,一时声燄,真足动摇山岳,回天而驻日也。乙卯元正,以公为御史。公来自孤远,时莫知为何如人。[1]以正心格君为说,且曰:“臣职在[2],不惟不能奉承大臣风旨,亦不敢奉承陛下风旨。”固已耸动听闻矣。

注解

[1]疏:古代臣下进呈君王的奏章。

[2]宪府:御史治事的地方,指御史台。

耸人听闻典故

“耸人听闻”原作“耸动听闻”。耸,惊骇、惊动的意思。听闻,所听到的事情。“耸人听闻”的意思是指人对于所听到的事情感到惊骇。宋朝周密所撰《齐东野语》这本书记载很多南宋旧事,而〈洪君畴〉一文是写洪君畴的生平事迹。洪君畴,名天锡,宋朝泉州晋江人。理宗宝祐年间,宦官、外戚为祸,却没人敢上书弹劾,那时洪君畴恰好被任命为御史,他一向敢于直言,任职后在首次上呈的奏章,强调身为御史,应以公正无私的心,匡正君主行为,并且说:“职责所在,不但不能奉承大臣的旨意,也不敢奉承陛下的旨意。”当然,这种看法和官场谄媚风气相达异,使人听到这些话后大为惊骇、震憾。后来“耸人听闻”这句成语可能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表示使人听后大为惊骇。出现“耸人听闻”的书证如《野叟曝言》第三五回:“文白以区区一衿,敢于指斥其短,欲诛戮其身,真可谓不畏强御者矣!比著那史册上的朱云请剑,李膺破柱,更足耸人听闻!”

耸人听闻书证

  • 01.清・恽敬〈杂记〉:“其时朝野多故,豫章大镇,或书有不可达者,故托辞为此;抑为州将者,以此耸人听闻,豫绝系援,皆未可知。”
  • 02.清・汪师韩《诗学纂闻・刘随州别严士元诗》:“其言『细雨湿衣看不见』者,以比浸润之谮;『闲花落地听无声』者,闲官之挫折,无足重轻,不足耸人听闻。”
  • 03.《野叟曝言》第三五回:“文白以区区一衿,敢于指斥其短,欲诛戮其身,真可谓不畏强御者矣!比著那史册上的朱云请剑,李膺破柱,更足耸人听闻!”

耸人听闻用法

语义使人听后大为惊骇。

类别用在“惊恐骇人”的表述上。

例句

我这么说绝非耸人听闻,而是真有其事。

这本书里所讲的都是耸人听闻的真实案例。

最近发生的这几桩社会案件,实在是耸人听闻

每天翻开报纸都有耸人听闻的社会案件,实在令人忧心。

有些报刊为了引人注意,总是用些耸人听闻的标题制造效果。

这场战役当时本来就很惨烈了,被能言善道的解说员一讲,更是耸人听闻

自从有人半夜在后山遇到灵异事件后,各种耸人听闻的传说就开始流传。

耸人听闻翻译

  1. 英语 sensational
  2. 日语 わざとおおげさに言って人をびっくりさせること
  3. 法语 piquer l'attention des auditeurs
  4. 德语 sensationell(aufsehenerregend)
  5. 俄语 вызвать сенсацию(сенсационный)

“耸人听闻”的单字解释

  • 】sǒng
    耸(聳)sǒng高起,直立:高耸入云。耸立。耸拔。耸峙。惊动:耸动。耸人听闻。聋:耸昧(又聋又瞎,引申为昏聩)。笔画数:10;部首:耳;笔顺编号:3434122111
  • 】rén
    人rén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人类。别人,他人:“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人热诚。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丢人,文如其人。己我笔画数…
  • 】tīng
    听(聽)tīng用耳朵接受声音:听力。听写。听觉。聆听。洗耳恭听。顺从,接受别人的意见:言听计从。任凭,随:听任(r坣)。听凭。听之任之。治理;判断:听讼(审理案件)。听政。量词,…
  • 】wén
    闻(聞)wén听见:闻诊。闻听。闻讯。博闻强记。闻过则喜。闻鸡起舞(听到荒鸡鸣而起舞,喻志士及时奋发)。听见的事情,消息:新闻。传闻。见闻。出名,有名望:闻人。闻达。名声:令闻(好…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