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救不暇
- 拼音
- zì jiù bù xiá
- 注音
- ㄗˋ ㄐㄧㄡˋ ㄅㄨˋ ㄒㄧㄚˊ
- 情感
- 中性成语
- 近义词
- 自顾不暇
更新:2025-11-01 00:11
唐・杜甫《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寇形势图状》:“今残孽虽穷蹙日甚,自救不暇,尚虑其逆帅望秋高马肥之便,蓄突围拒辙之谋。”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人的处境。
子孙不肖,放且流落,自救不暇。明 朱国祯《涌幢小品 己丑馆选》
犹“自顾不暇”。见“自顾不暇”条。
此处所列为“自顾不暇”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刘聪是东晋十六国时匈奴汉国开创者刘渊的第四子,刘渊死后自立为帝。隔年攻陷洛阳,掳晋怀帝司马炽,继而杀之。后又攻陷长安,掳晋湣帝司马邺。当时晋朝大将军赵固攻河东,扬言要活捉刘聪的儿子刘粲,以赎回晋湣帝。晋军企图偷渡洛水和汭水,袭击刘粲的部队,刘粲的部下王翼光发现后,马上报告刘粲。但刘粲太过轻敌,认为赵固连坚守都忙不过来,哪里还能渡河偷袭?没想到当夜,晋军就渡河袭败了刘粲的军队。后来“自顾不暇”这句成语可能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自身难保,没有余力再管别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