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成语故事
  4. 暗中摸索的成语故事

暗中摸索的成语故事

唐朝时期,文人许敬宗为人傲慢,新交的朋友经人介绍后往往立刻忘记人家的姓名。有人说他记性太坏,他辩解说:“像你这种人,我当然记不住,倘若遇到何逊、刘孝标、沈约、谢朓他们,即使是暗中摸索,我也不难辨认。”

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转载请注明:http://www.gushicn.com/chengyu/gushi/rjvf0mqu.html

« 上一篇
下一篇 »

成语故事推荐

  • 抱鸡养竹的成语故事

    唐朝时期,新昌县令夏侯彪之刚到任就向里正打听鸡蛋的行情,拿出一万钱让里正买三万颗鸡蛋孵成小鸡,长大后可卖30万钱,然后拿出一万钱买五万根竹笋,培育成竹子可卖50万钱,他用这种抱鸡养竹的手段巧取豪夺一年赚了80万钱。

  • 鄙吝复萌的成语故事

    东汉学者黄宪出身贫寒,从小学识超人,名士荀淑见了他发现14岁的他居然可以当他的老师。别人把黄宪与功曹袁阆比较,认为他超出袁阆。周子居常说:“我如一段时间见不着黄宪,那么浅俗欲利的念头便又萌生了。”

  • 拨乱反正的成语故事

    封建社会为了巩固其等级制度和宗法制定一些礼教,儒家代表孔子提倡礼治,要求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遵守礼制,安于其位,秦末大规模的农民战争严重冲击了封建礼教,汉朝建立后,命人重修礼仪以正君臣之位,起到拨乱反正的作用。

  • 伯乐一顾的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秦穆公的相马专家孙阳特别善于观察品评马匹的优劣,人们用神话中掌管天马的星宿名“伯乐”来称赞他,凡他相中的马,身价立即提高。一次有人牵马去市场卖,三天都没人问津,他请伯乐去光顾,立即就有人高价收购。

  • 不谋而同的成语故事

    东汉末年,关中地区大乱,军阀混战,韩遂与马腾各自争霸,曹操派钟繇去监督他们,命他们各派一子到京城做人质。后来马超韩遂等惶惶不安,决定共同对付曹操,推举韩遂为都督。韩遂的部将阎行反对起兵:“现在关中各将不谋而同,好像老天命定如此。【典故】考其…

  • 不三不四的成语故事

    梁山泊好汉鲁智深因救卖唱父女而拳打镇关西命案,被迫削发为僧,他到大相国寺去管理被地痞流氓霸占的菜园。这帮不三不四的人想方设法给鲁智深一个下马威,逼他离开,正设计围攻他,没想到鲁智深把他们全打入粪坑里求饶。

  • 逼上梁山的成语故事

    《水浒传》中有一个梁山英雄,名叫林冲,原来是80万禁军教头。有一天,林冲带着妻子去赶庙会,没想到俩人走散了。太尉高俅的干儿子高衙内看见林冲的妻子长得漂亮,就起了坏心。正在这时,林冲赶到了,他见妻子被人欺负,非常气愤,就在举起拳头要打时,才看…

  • 不识一丁的成语故事

    唐朝幽州节度使张弘靖的部将韦雍和张宗厚经常在一起喝酒,那时天下太平,边关没有战事,这些将士没有事做。他们感慨:“如今天下太平,练武不如练文,你们能拉满两石的弓,还不如识一个字”。由于“个”与“丁”接近演变而成。

  • 不时之需的成语故事

    宋朝时期,密州知府苏轼因为写诗被诬陷入狱,后来被贬到黄州团副使。他在黄州期间,遇到两位好朋友。朋友弄到一条新鲜鲈鱼,苏轼问夫人要酒,夫人王闰之早就给他准备酒以备他不时之需,他们乘船去游赤壁,一直玩到尽兴而归。

  • 不探虎穴,安得虎子的成语故事

    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15岁时,偷偷地跟随吕当随军打仗。吕当看见后立即大声呵叱他要他回家,吕蒙就是不听。战后吕当回家告诉吕蒙的母亲。吕母十分生气要惩罚他,吕蒙说:“家里贫穷十分艰难,如果打仗立功就能得富贵,不探虎穴,安得虎子?”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